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非分熟女》先色後食

時間:2019-04-11 03:17:12來源:大公報

  圖:小敏成為真正女人後,人生也隨之改變

  在試片後,視乎觀眾反應將影片重剪,在荷里活常見。雖然香港過往也有在午夜場後重剪甚至重拍的情形,但近日上畫、曾翠珊導演及蔡卓妍主演的《非分熟女》,如今的公映版本,和去年用來參加影展或供業內和影評人觀看的優先場版本,有這麼大分別是非常罕見。\劉偉霖

  本文並非比較兩個版本,我也不敢斷言哪個是「導演版」,本文作為一篇談論「正場電影」的影評,會盡量以大家此刻在戲院看到的《非分熟女》作討論基礎。

  小敏(蔡卓妍飾演)是婦科醫療人員,卻有性障礙,無法行房,丈夫退堂求去,離婚收場。小敏喪母多年,父親(劉永飾演)經營茶餐廳,但味覺退化,再無法炮製招牌菜「老少平安」及「梅菜扣肉」。他中風後,小敏要回茶餐廳主持大局,雖則她完全不會煮食,亦從來不喜歡父親的食物。

  這時候,從法國來的神秘廚師家豪(吳慷仁飾演)應徵,他加入茶餐廳是為了兒時在這店最愛吃的「老少平安」。家豪不但廚藝了得,床笫之事也好像是高手,他能不能既挽救茶餐廳,又幫助小敏成為真正的女人?

  眼神慾望不夠

  對不少影迷來說,最能拍出「食色性也」的,莫過於伊丹十三導演的《蒲公英》,劇情亦頗相似,山崎努飾演的貨車司機,教導一位剛接手拉麵店、卻完全不懂弄拉麵的寡婦(宮本信子飾演)將麵店做下去。

  香港則有李志毅導演的《魔幻廚房》(鄭秀文及言承旭主演),將烹飪及慾求不滿結合。無綫電視劇《美味情緣》也有名廚吳啟華,幫不懂廚藝的陳慧珊,將平民海鮮餐館重回軌道,然後擦出愛火花的劇情。但論情調,我覺得和《非分熟女》最接近的,或者是嚴浩導演、改編自吉本芭娜娜小說的《我愛廚房》,雖然劇情並不相同,但的確在食及性之間着墨不少。

  蔡卓妍幾年前也有一部《大茶飯》,背景是一模一樣的舊式茶餐廳(日間有出爐麵包蛋撻、夜間賣小菜),她飾演老闆娘,演繹方式卻也和《非分熟女》很接近,以不苟言笑為主調,卻又做不出黑口黑臉,只得一個呆字。我不在乎她鋼管舞跳得好不好,而是看不出她在不同階段,尤其是得到性滿足後的轉變。不過,也有可能和重新剪輯有關,容後再談。

  吳慷仁的演出較令我欣賞,他算是演到「廚房佬」的豪邁,不會有幾多華人小生,能夠像他那麼既自然又爽快的赤手弄食物。搞笑一點說,吳慷仁在本片裏,手演得比眼或嘴更好哩,包括他和「薑蓉」(郭奕芯飾演)的那場親熱戲。

  從整體的演出來說,我認為本片最不足的是「眼神」,這不只是蔡卓妍,而是全片的張力,太過集中於嘴唇或身體之間的接觸,眼神的慾望交流不夠。我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有一場是阿謙(林德信飾演)不夠錢結帳,小敏叫他下次再付。阿謙對小敏很有興趣,但小敏的主觀鏡頭只拍到阿謙的心口,這一場是好的,卻令我醒起其餘的場面不夠眼神接觸,或者又是重新剪輯的後遺?

  謝絕情色典型

  容我在最少劇透下,談談這部電影的情色。不管看「前版」或公映版,我都欣賞導演或編劇,沒有拘泥於「有愛才有性」這個觀念。現在的版本在小敏及家豪的性關係中,作了一個重要改動。

  我不會列出有什麼不同,總之現在看到的,表達出小敏被打通性愛的「任督二脈」後,才懂得欣賞食物以及非視覺和非知性的感官享受。這種描寫,很明顯和典型的「食色」次序相反。不單是電影的慣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也是上半場是吃,下半場才……絕不是批評,而是覺得有新意。不少香港人用「不吃飯會死,沒有性不會死」做藉口,對性苦悶及性障礙採取消極態度,就像小敏要見到棺材才留眼淚,這種消極態度也和「有愛才有性」息息相關。不過也令我聯想到,《非分熟女》沒有將小敏的性障礙,和她沉悶的生活拉上關係。

  直到影片結束,都看不出她有反省過去的生活,好像是沒有性障礙令她「被離婚」,她的人生就是無懈可擊,像許多香港人滿足於「準時返工、結婚買樓」。要拍本土題材,應較多去探討廣泛香港人的人生,不應在舊樓舊屋邨、冰室茶餐廳、弱勢社群、廢老廢青等話題轉來轉去。

  其實「前版」還較像商業片,公映版的味道反而接近藝術片。假如電影公司以為再剪一次會適合大眾,我會覺得完全想錯了。因為分別不只是公映版短了十多分鐘,或者小敏及家豪幾時搭上了,而是用了一套很不同的敘事系統,尤其是頭三十分鐘。

  很多朋友說是「支離破碎」,這當然是相對「前版」的平鋪直敘,我看卻是將不少劇情「化線為點」,不去理出環環緊扣的邏輯關係,但都足夠意會性障礙的各種前因後果。這種手法對藝術片觀眾應無難度,對商業片觀眾可能要求過高。

  很同意杜哈斯(Marguerite Duras)對電影的看法,一般人覺得剪接是把電影剪碎,她卻指出拍攝才是把電影剪碎,「剪接」就是把碎片變回完整。我的理解是,拍攝把影片的概念變成實體,但暫時只得一堆零散的素材,放上剪接台才能還原成實體化的概念。第二次看《非分熟女》令我想起這種電影哲學,問題是,剪完一次又一次,成品還是不是原來的概念,導演自己才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