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歷史與空間 | 再訪天一閣/馬承鈞

時間:2020-12-23 09:40:13來源:香港文匯報

  如果問讀書人:中國學人最嚮往之地是哪裏?可能答案各異,但必有人說「天一閣」。正在熱播的寧波外宣片廣告語就是「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8字從歷史與空間精準詮釋了寧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一流港城的尊榮。日前,筆者再次走進夢繞魂牽的天一閣——這天寧波初降大雪,喜氣盈門!

  我對天一閣太熟悉了!讀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經過它四次。當時天一閣不設門衛,從後院到前門隨便出入,實在記不清我多少次進出這裏了。前院是一爿以福、祿、壽為造型的庭院式江南園林,中間有個「天一池」,池上有假山壘成的「九獅一象」,令人賞心悅目,更是兒童的樂園。每天放學後,幾個同學就在天一池上逗金魚、鑽山洞、捉迷藏,然後跑到後院的石桌、石櫈上寫作業。天一閣核心建築是坐北朝南的藏書樓,硬山頂重樓式磚木結構,高達9米,斜坡屋頂、青瓦覆蓋。一層面闊和進深各六間,二層為大通間,以書櫥間隔。

  我們也曾沿木樓梯偷偷爬上二樓,在一個個散發着古籍氣息的書架前轉悠,驚嘆這書盈四壁、浩如煙海的場面。當時的年齡當然不知天一閣的意義,只曉得它是古代一名大官的府邸,是存放古書的地方。長大後離開甬城,才逐漸明白天一閣非凡的歷史底蘊和崇高的文化地位。近十年間,我又多次到寧波采風、探親或開會,每次都要重訪天一閣,不啻那裏有我難忘的童年之夢,更為了向天一閣創閣者范欽表示敬意。

  慶幸的是:此番來天一閣,正逢它為紀念其創建人、中國明代偉大藏書家而舉辦「萬卷活水——天一閣創始人范欽的人生與藏書」特別展,展出天一閣博物院院藏善本古籍、書畫、碑帖珍品60餘件。展覽分「讀書立德」、「藏書資政」、「遊藝於書」、「千秋功業」四個單元,濃墨重彩展示這位敬畏聖賢、秉持正義、胸懷天下、才學超人的一代名士讀書與藏書的光輝一生。

  范欽(1506年-1585年),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明嘉慶十一年進士。曾在多地為官,直至兵部右侍郎,相當於現國防部長或總參謀長。1561年致仕後在寧波月湖西岸的老宅東隅,建起一座大型藏書樓。為防火於未然,范欽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古訓,定名「天一閣」,藏書7萬多卷。如今天一閣乃是中國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亞洲最古老圖書館和全球最早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1982年天一閣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月湖合稱國家5A級景區。

  展覽第一單元「讀書立德」介紹,明嘉靖十一年(1532)春,27歲的范欽考中進士,從此踏上仕途。圖片展示身着獬豸常服的范欽畫像及其熟讀的《大學》、《詩經》、《尚書》、《禮記》等儒家經典。登科後他為官多地,始終秉持大道、親臨廉政,更不忘以書資政、報國為民的初心。為官30年,他從各地地方志了解民俗民風,從科舉錄中獲知人才變遷,從政書奏議中關注時事政情,得以更好地為政一方。

  第二單元「藏書資政」,展出天一閣最具特色明代刊刻的古籍,包括地方志、科舉錄、政書、奏議及范欽所書碑帖,以及宋明的木刻本及手抄本,不少是稀有珍本和孤本,這些藏書在當時文人學子中影響巨大,贏得「浙東藏書第一家」之譽,可惜自明末起就流失於兵荒,至清末已佚一半。1949年天一閣藏書僅剩13,000多部,不少還是斷簡殘篇。周恩來曾對南下大軍下達兩道命令:一要保護好寧波天一閣,二要保護好寧波溪口的蔣氏故居。有專家說,即使這幸存的萬餘卷古籍,仍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范欽曾宦遊全國,為他的收藏開拓空間。藏書樓上那幅「寶書樓」匾額,凸顯他愛書的境界。書櫥全部兩面開門,既通風又防塵。范欽對天一閣十分得意,經常邀約寧波名士來此談詩論文飲酒歡聚。他寫有《上元諸彥集天一閣即事》,詩云:「闐城花月擁笙歌,仙客何當結軫過。吟倚鰲峰誇白雪,笑看星駕度銀河。苑風應即舒梅柳,逕霧含香散綺羅。接席呼盧堪一醉,何來心賞屢蹉跎。」文友聚會的歡快和儒雅之風呼之欲出!一樓中廳,掛滿名人學士題寫的楹聯。有1962年郭沫若來訪時題字:「好事流芳千古,良書播惠九州」。天一閣現藏書達30萬卷,其中宋、元、明、清的善本書就有8萬多卷。

  范欽一生愛讀書、擅翰墨,也是一位有造詣的作家和詩人。第三單元「遊藝於書」,通過范欽的詩詞、書法、編撰、刻書、刻帖等等,展現了他的風雅世界。范欽書法瀟灑俊逸、氣勢暢達,其中《范欽詩翰長卷》是其留下不多的手跡。《天一閣集》是范欽重要著作,收錄了范欽出仕、歸里及晚年的詩文作品1,500餘篇,彰顯了一位有情有義的文士形象。范欽現存遺著《天一閣集》、《四明范氏書目》、《煙霞小說》、《撫掌錄》、《古今諺》等。

  展覽第四單元是「千秋功業」。我想,與其說范欽留給後人一座樓和一樓書,毋寧說他傳承了「立德樹志、修身處世」中華美德和萬卷藏書澤後世的文化精神,天一閣也成為後世學人心靈歸宿和文明長河中生生不息的一泓活水。

  天一閣460歲了,寧波建城1,200周年了,今天紀念范欽,就是對我國先賢的一大褒獎。當晚,一場別開生面的雅集——「萬卷.無音:天一閣冬日茶會」在天一閣狀元廳舉行。伴隨着古琴悠悠、茶香裊裊和朗朗的吟誦聲,令人回味400多年前范欽等古賢讀書品茗、吟詩論文的雅集之樂。現場有人暢談范公的佳作,有人朗誦范欽摯友豐坊的《底柱行》:「君不見底柱祟祟鎮中流,撐住天地分剛柔……丈夫立身亦如此,君不見范夫子少年射策明光裏。」豐坊最讚賞范欽不畏強權、勇於抗爭的正義感,在詩中將范欽譽為「中流砥柱」,該詩現摹刻石上,供人欣賞。

  范欽給我一個啟示:人們一生忙碌的本職工作,未必是他的真愛,業餘投身的事業卻可能是對社會的最大貢獻。我在天一池邊凝神仰望藏書樓,追憶這座名樓的滄桑瑰麗、觸摸它的前世今生,心中波濤起伏再難平復。想起乾隆年間修成的迄今全世界卷帙最為浩大的《四庫全書》,就有天一閣慨然進呈的638種閣藏典籍和許多彌足珍貴的善本。沒有天一閣的貢獻,《四庫全書》將失色不少。所以2017年《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精裝本入藏天一閣,不僅是傳統文化經典回歸,更是范欽與《四庫全書》因緣的延續。走出天一閣,喜見大雪紛飛,古宅披上銀裝。是個好兆頭啊,我遂吟出一詩——

  冬日重遊天一閣,

  胸中激揚勵志歌。

  名樓藏書七萬卷,

  范公偉績震山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