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旅遊.就在香港」系列(二)走訪香港大街小巷 細味本土歷史風情

時間:2020-09-10 18:25:10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交通四通八達,街道眾多,錯綜複雜,共有逾四千條大小街道,街道名稱亦五花八門,有的以中西人名命名,有的以英國及中國地方或城市命名,中西文化匯聚,互相包容,成為香港特色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大街小巷功能各有不同,包羅了平民夜市、美食街、特色購物區等,更有街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成為不少遊客打卡遊覽的地方。加上,港島街道融入百年電車景象,展示着香港的風土人情及歷史滄桑。

  ■文︰雨文 圖︰雨文、新華社、中新社、中通社、資料圖片

  百年排檔各有特色

  不少近百年歷史的街道不但風采依然,而且容光煥發。近年被旅發局推介成香港旅遊景點之一的春秧街,吸引不少遊客觀光。春秧街是一條單向街道,東面起自糖水道,西端連接北角道。春秧街有「小福建」、「小上海」之稱,街道滿布小販,兩旁樓宇地下則有專門售賣福建和上海等地道食物的店舖。

  春秧街的一個特色是電車從中穿過,因為路上滿布行人和攤販,每當電車駛入狹窄的春秧街時,電車司機必須不斷響「叮叮」提醒行人閃避,在人潮中緩緩前進。最先出現的是一排40間的相連樓房,故此老一輩亦稱春秧街為「四十間」,百年春秧街依舊熱鬧繁華不變,改變的是兩旁的屋宇煥然一新,街道乾淨,攤檔整齊有序。

  而同樣有這樣攤檔特色的還有廟街、花園街、鴨寮街及女人街等,都因各自獨有的特色成為景點作為遊客必遊之地。例如廟街,因街上的天后廟(媽祖)而命名,以廟前的榕樹頭花園為界,分成南北兩段。在榕樹頭東面,有城隍廟、天后廟、觀音廟等,榕樹下還有一排社壇、書院,是香港市民茶餘飯後、放假休閒的好去處。

  另一條位於深水埗的一條街道,俗稱鴨記的鴨寮街,以專售電子零件和電子產品而聞名,故有電子街或電子零件街的別稱,也成為不少遊客潮聖之地。

  傳統街道注入活力

  雖然有些老街保留了歷史痕跡,但隨時代變化,總有街道會消失,較為人熟知的相信是,昔日的喜帖街(囍帖街)或印刷街現今變成了利東街,曾是香港著名印刷品製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現在,這兒變身成全新長約200米的林蔭步行街,兩旁有露天茶座、品味創新的餐廳及本地和外國特色潮流品牌等,步行街上還不時轉換裝置,甚至長期張燈結彩,為傳統灣仔街道注入新活力,是成為灣仔南的聚點之一。

  霓虹燈影車水馬龍

  香港超長的道路不算多,當中位於九龍的彌敦道可算是數一數二的,它連接旺角與尖沙咀這兩個主要商業區,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更是九龍區最主要的幹道,車水馬龍之景常見。由尖沙咀海旁伸展至九龍半島以北的界限街,兩旁商業和住宅大廈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更逐漸成為購物區,入夜後遊人如鯽,各式霓虹招牌閃爍耀眼,令人目眩。

  歷史悠久懷舊老街

  香港中環彷彿是「濃縮了的香港」,由香港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其中,街區遍布古蹟、廟宇、老字號、餐廳和酒吧等,中西古今、傳統與創意、繁華與寧靜,完美並存。所以,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後興建的第一條街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街道兩邊到處是藝術館、展覽館,熱愛藝術的遊客可到這條街道上走走。

  當中位於中上環的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是香港著名的懷舊老街,歷史悠久的地面由一塊塊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石板街聚集了許多老舊的小店和攤子,部分店舖還保留了從前鐵皮屋的特色,遊人可以見到街上搭建的綠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風味。

  另外,位於上環的樓梯街,是一條以樓梯為主的街道,除了荷李活道以南,文武廟旁邊一小段可供車輛駛進四方街外,其餘各段皆為石級,早於香港開埠初期的1841年至1850年間興建,歷史悠久,現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樓梯街由皇后大道中起,沿山勢而上,經過摩羅上街、弓弦巷、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臺、樓梯臺,至堅道止,全長350米,不少電影、電視劇集曾在此取景,全段共有316級。

  樓梯街原本由花崗石鋪成,歷經百多年歷史,現時大部分已鋪上混凝土,亦更換了新型鐵欄,但不少歷史痕跡亦能清晰可見,例如舊式護土牆、樹牆及街道旁的護欄等。樓梯街與荷李活道交界的文武廟,和在必列者士街的基督教青年會會所,皆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至於另一條值得推介的,同樣位於上環的永利街,這兒有九幢建於1950年代初的唐樓,該處以保留香港1960年代特色而著名,柏林影展得獎的香港電影《歲月神偷》也是在此取景,不少攝影愛好者和遊客慕名前來永利街懷緬舊日情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