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百家廊】超越時空的心靈境遇

時間:2020-08-10 11:24:22來源:香港文匯報

  付秀宏

  讀書之樂趣,在於作家之氣度,在於筆墨之勁健,在於深厚的底蘊,在於靈性的勃發。好書,靜中見生氣;妙書,輕鬆間出風情;奇書,奔突之際現神采。氣度的流變,情韻的播撒,精魂的鋒芒,都在不言中。

  楊絳先生說,讀書貴在「追求精神享受」。她又說,讀書的「樂在其中」,並不等於追求享樂。鑽入書中世界,這邊爬爬,那邊停停,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對心上懸掛的問題偶有所得,就好比開了心竅。這個「樂」和「追求享樂」,該不是一回事。

  著書家的「樂趣」,在於「造物」;買書者的「樂趣」,在於「訪物」。這「物」,除了「境」、「知」,還有「人性」。比如,買書一般並無目的,隨便翻翻也是享受,無意入「境」遇相知,喜愛之極,其樂如何?再如,讀書的「樂趣」,從字裏行間讀出鳥語花香、餘音裊裊、萬馬奔騰、驚心動魄,甚至把自己的情感和閱歷都調動起來,融入詞句,其味幾何?

  難怪有人說:「進入讀書的心境,即便是陋室,也一樣能度過一段好時光。」誠如斯言,愛讀書的人,迷戀的是書中情感與智慧那種淡淡的清香。讀者對於他喜歡的作家的情感感悟,往往是無聲無息而來的。而一位讀書家則說:「將著者經意的大問題化解得很小。」又繞道到著者的背後去思考、去感悟,這才是讀書的獨特樂趣。

  作家對於讀書的感悟,更不同於一般讀者。即便只讀書名,也能品出美妙情調。某作家的朋友,曾向他談到一位德國作家及其作品,後來作家忘記了那位德國作家的名字,卻記住了他的兩本書名--《門漸漸地開了》、《永遠不會過去的過去》。這位作家說,兩本書名都給我豐富的想像,前者是動態的,門打開後顯現的將是什麼呢?一種驚喜的等候或一種驚喜的期盼。而後者則引起難忘的回憶:它或是一次邂逅,或是一次冒險,或是一道刻在心上的血痕……因為那些是不能忘卻的,又形成一種力或心態,影響到今天,並延伸到未來。讀書帶來豐富的想像,帶來舒暢的感受,來源於心靈與心靈會意的魅力。一本絕好的書,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給人「品不夠」的感受。有人問王安憶:「能進入你視野的優秀作品是什麼?」他答:「優秀作品除了句子以外,要看到人、人性,也要看到好的故事和戲劇性,否則我很難說一聲好。」

  清、遠、靜、動、美的感覺,源自心靈。讀書的絕美風景,在眼前不斷晃動;讀書的感動,讓心靈上演重逢。當一顆顆心相會的時候,那便是「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境界。豐子愷說,讀書要先定一個範圍,然後每日切實地施行,如同吃飯一樣。讀書一直隨伴着他,慰藉他的寂寥,扶持他的生活。傅東華先生也講過,讀書與其說是一樁工作,毋寧說是一種享受。正因為讀書是一種平靜、柔軟、神馳意會的享受與氣氛,所以它不應只是一張張掛在眼前--可隨時更換的風景畫。「遇」到好書的時候,你應該投入進去,不覺得自己是在讀書,而應該是與另外一個靈魂對話,與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靈魂的深入交談,如同太陽的光灑在你我早起的靈魂一樣。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說過,讀書用「心」去讀才能超越時空,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遇」,然後是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發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靈魂,才是最迷人的事情。

  是的,讀書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書中「相遇」自己的心儀之人之物之境,相當於旅遊中的訪友、賞景和頓悟。深入地讀書,也跟戀愛一樣,需要忠於自己喜愛的作者,選擇和自己心靈有契合、有親和的獨妙情境。所以,讀書讀得好,主要在於「遇」而不在於「求」。當然,放下自己的全身心去「求」,也可從「求」轉變成「遇」。譬如,很多人對經典作品不在意,而你卻硬着頭皮抱着「求學」的態度去領受。慢慢領受下去,進入了作者的心闕,人生的得意或坎坷都會與你「相遇」。因為,那些經典名著幾乎無一例外地寫盡艱難曲折的人生歷程,那是弱者的奮鬥、個人的痛苦以及對人生的執著追問。文字如玉石一樣進入內心,才會慢慢化入精神的基石。

  著名作家張煒說,在「相遇」的閱讀中,通常一個生命會移植到另一個生命之中去,並自由地延伸下去。雖兩個時空相距遙遠,極可能是幾百年或幾千年的間隔,這會兒卻能在閱讀者的心中無礙地、自然而然地交織一起。時光雖匆促,但也會以這種方式留駐下來,投射到另一個生命身上。在數千年不計其數的語言和書籍交織成的斑斕錦緞中,總會有一些鍾意、鍾情甚至心有靈犀的「相遇」,讀者與作者的神思會呈現出奇妙的對接,有時是電石火花的心靈頓悟,有時是極其崇高的超現實幻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