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香港的「廁所革命」\姚榮銓 姚 姚

時間:2019-02-26 09:29:14來源:大公報

  耳聞新的預算案要撥五億元,去進行本港的「廁所革命」,具體地講就是翻新二百多個公共廁所。

  「廁所革命」早有所聞,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旨在減少兒童死亡,進而重視人類衛生問題、生活改善,是個不折不扣的善舉。有人統計過,每年未滿五歲的兒童因為沒有廁所導致生活環境差、容易過到傳染病而死亡的人數達到一百五十萬之多,數量大於患瘧疾、愛滋病致死之總和呢。

  這與經濟落後國家不發達有關係,也與不講衛生不講文明有關聯,一般是認為此「革命」是針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似乎發達國家,是並不需要「廁所革命」的。

  日本是公認的發達國家,但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因觀光點無公廁,影響了他們「無煙工業」的發展,旅遊業產生了「瓶頸」,所以日本成立了「公廁協會」,自覺奮起「廁所革命」。

  筆者前不久去東洋旅遊,發覺每到一個旅遊點,都有一種便利店供應飲料點心和旅途所需日用品,同時設有清潔衛生的免費公廁服務,設備良好,考慮周全,還有類似飛機上廁所裏給嬰兒換尿布的工具。

  回港后讀到一條啼笑皆非的新聞,內地一對明星伉儷帶了寶貝小囡旅港自由行,可是,如廁排長隊,因無換嬰兒尿布的設備而弄得他仨狼狽不堪,竟然呼籲國際大都市香港,也須像內地認真地來番「廁所革命」。

  發展中國家中,印度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印度公元前三千年就有沖水的非常講究的廁所,但是現在二十一新世紀了其許多家庭依舊沒有簡陋廁所,社會上隨地大小便相當普遍。為此該國總理知道該搞「廁所革命」,可是要真做起來談何容易。

  我國古有「井溷(讀音:hùn,通『混』)」,也許與豬圈搭上界,漢語之「家」字組成的部首下面有「豕」嘛。有個說法,廁所是起於秦漢,盛於唐宋。漢代廁所已講究通風,宋時汴梁的公廁有專人管了,《清明上河圖》裏未知畫上過公廁沒有?筆者從掌故書中得知廁所裏之考究便器,有類如今之抽水馬桶有閥門,但用鳥之羽毛所做,巧妙地一開一閉能起到隔絕糞便臭氣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重視衛生,關心群眾生活,對於建公廁城市裏相當普遍,農村自提出奔小康也開始講「幾有」,上有牆有頂有門窗,下有沼氣池,不小於二平方米,旱廁又改為水廁。當然比起當今蓋茨基金會啟動「馬桶重建計劃」,是不夠創新、科學以及節約省錢。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領導都非常重視「廁所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對於農村的「廁所革命」和以「廁所革命」促旅遊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都曾親自過問和多次批示,要求從小處着眼,從實處着手,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這些指示精神,對於香港搞好「廁所革命」,無疑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不錯,香港有自己的特殊港情,應該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有所創新,有所探索。筆者以為,比如香港茶樓酒肆,旅遊賓館,大型購物中心不是大都有設備較好和有專人服務的廁所嗎?是不是可以給本港居民和旅遊外客都敞開大門,一視同仁,方便使用,甘於盡到一份社會責任!廁所的硬件固然重要,廁所的軟件服務更須一流。

  這方面特區政府是可以大有作為,給力創導,發動群眾評比,再通過輿論,予以表揚「革命」得好的廁所,批評「革命」差勁的廁所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