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循環再用紡織廢料獲創新獎

時間:2018-04-27 03:15:58來源:大公網

  圖:連思琪介紹如何將紡織廢料轉為有用產品,其技術獲得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2016年,香港每天棄置的紡織廢料約為343噸,佔堆填區處理的本地固體廢料3.3%。美國2014年全年棄置的紡織廢料高達1400萬噸,當中只有238萬噸循環再用,其餘約949萬噸須送往堆填區。

  就此,香港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副教授連思琪及其團隊研發一項創新技術,可循環再用紡織廢料,該項獲獎創新技術,可將紡織廢料轉為葡萄糖、合成纖維、生物塑料、生物化學品及生物表面活性劑等增值產品。

  連博士說:「近年人們愈來愈關心棄置紡織廢料的問題。」她領導的團隊一直致力研究如何以生物轉化技術,將紡織廢料製成具商業價值的產品。其團隊研發的技術,可讓紡織廢料轉化為可用於多個行業的產品。轉化程序包括前期處理、酶水解及融解紡紗。過程中,酶可迅速將紡織廢料中的棉等天然纖維分解為葡萄糖,剩餘高純度的聚酯纖維用於隨後的再紡紗程序。

  相關技術的最大難題是紡織廢料含有多種物質,因此以往只能作低價值的應用,例如轉作二手衣物或基本纖維物料。不過,連思琪的新技術能夠抽取葡萄糖,通過工業生物技術轉化為塑料、表面活性劑和化學品等生物產品,而聚酯纖維則可供紡織業重用。

  她說:「我們提出的生物優化技術,能夠重用棉、聚酯纖維、牛仔布以及棉與聚酯纖維的混紡織物。」她指出,來自紡織廢料的生物產品亦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因此既解決廢料處理問題,亦創造可持續的循環經濟。

  連思琪團隊這項創新生物水解技術循環再用紡織廢料,近日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第46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於2018年4月11日至15日舉行,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瑞士政府以及日內瓦市贊助舉辦,展出全球各地的創新發明。今年共有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參展者參加。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