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島內發展停滯 博士教職難求

時間:2018-04-22 03:15:3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從台灣中山大學博士畢業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於台灣4所不同的大學兼職教課,拿着每節700多元新台幣的薪水,還要面臨寒暑假沒有收入,很多福利沒辦法保障等問題。「流浪博士」即使放棄尋求教職,想進入企業也同樣困難。

  台灣交通大學博士曾振瑞在台灣已有17年工作經驗,他說:「就我所在的半導體領域而言,台灣發展差不多已經停滯,每年公司招的博士少之又少。」

  在20日舉辦的第二屆台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現場,參與者表示,惠台31條措施實際上解決了島內一大社會問題。

  惠台31條的出台,吸引年近40歲的傅及光開始把目光投向大陸,這也是他前來參加此次交流會的主因。交流會發起人、華東師範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系副教授陳宏信介紹:「與去年相比,今年收到的簡歷多了近一倍。」

  台灣教育部門2014年的數據顯示,每年台灣島內約3500位博士生畢業,能進到校園工作的不超過800人。已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任教的博士黃宗昊認為,就台灣博士這個群體而言,台籍海歸博士和台籍大陸博士的選擇餘地較大,而台籍本土博士在島內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畢業於本土高校的博士實際上是惠台31條措施的最大受益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