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70「流浪博士」登陸逐夢

時間:2018-04-22 03:15:38來源:大公網

  圖:近日,70名台灣籍博士由島內及海外飛抵上海,參加「英才匯聚、滬上逐夢」台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 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由於師資飽和,台灣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博士」奔波於島內各高校,以兼職代課的方式賺取微薄收入,而惠台31條為「流浪博士」提供了新機遇。近日,70名台灣籍博士陸續從台灣島內及海外飛抵上海,參加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上海海外聯誼會滬台交流委員會聯合主辦的「英才匯聚、滬上逐夢」台灣優秀博士(生)與上海高校交流會。在現場參與者表示,惠台31條很有吸引力,希望通過交流,到上海的高等學府就業。

  據新華社報道:來自台灣雲林科技大學的應屆博士畢業生黃崇輔在交流會投出10多份個人簡歷:「從雲林遠道而來,就想和這邊的大學多接觸,尋找獲得大陸教職的機會。」他說,大陸的就業市場很大,從台灣來的人才不能拘泥於一兩所名校。「只要是大陸這邊知人善任的學校,我和同學都會嘗試一下,投出簡歷。」

  求職博士分布不同專業

  來滬求職的這批台籍博士中,有9人是首次來到大陸,28人是首次來到上海,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已經在台灣或海外獲得教職的博士,也有一些是應屆畢業的博士生和在讀博士生,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台灣大學等培養的優秀人才,分布於文、理、工科不同專業。

  來自台灣高雄市某醫院的李醫生是一名博士後研究員,此次專門請假到上海,了解大陸的就業市場。她告訴記者,如今大陸的惠台新措施,對青年醫生族群也是一種新的吸引力。「即使這次投遞簡歷不成,也可以增加同行之間的相互了解,機會十分難得。」李醫生說。

  來自台灣大學的博士張立本亦表示,「惠台31條措施對台灣博士越來越有吸引力了」,他一拿到宣傳冊,便開始仔細研究惠台31條措施全文,「聽了幾個大陸高校的宣講,感覺措施有被真正落實。」

  在20日的首日交流中,上海市教委人事處有關負責人宣講了上海高校的總體情況、人才引進現狀和相關政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滬上18所高校的代表分別就本校概況、人才需求及人才政策作了介紹。

  半日投出350份簡歷

  除了答疑解惑外,18所高校還現場設攤與70位博士逐一對接。數小時內,各攤位收到簡歷總和超過350份(次)。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攤位一個下午收到16份台灣博士的簡歷。該校工作人員介紹,學校重視人事人才工作,結合學校自身「外貿」特色,希望從台灣優秀人才中發掘契合學校發展需要的人才。

  據了解,下階段,上海各高校將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對收到的台灣博士簡歷進行評估,再開展後續的接洽和招聘工作。

  為期3天的交流會還特別安排台灣博士團赴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建橋學院等校區參觀,對此,前來的台籍博士們感慨「不虛此行」。

  盧麗安說,這樣的交流活動引起比較熱烈的反響,既受益於「31條惠台措施」的及時到位,同時也體現了上海高校求賢若渴的積極態度。「未來鼓勵更多兩岸人才通過就業和創業開展更高層次的交流,將是大趨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