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活躍國際舞台 台拒「一中」寸步難行\朱穗怡

時間:2017-07-06 03:15:55來源:大公網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香港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步,尤其對外交往日益活躍。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授權下,香港得以以適當身份參加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活動。這既體現了香港作為中國一個特別行政區的獨特地位,也有利於香港擴大國際影響、保持和提升經濟發展活力。然而,最近台當局卻故意歪曲事實,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抹黑「一國兩制」的巨大成效。這根本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妒忌心態。眾所周知,自民進黨去年「520」上台以來,不僅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還企圖在國際社會上形塑「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錯誤觀感,但國際社會並不買帳。台灣被多個國際組織會議拒之門外,更在半年內失去兩個「邦交國」,成為國際社會的笑柄。香港回歸祖國,在「一國兩制」下國際舞台越來越大,而台當局死抱「台獨黨綱」,「國際空間」越來越小,更面臨僅剩的20個「邦交國」被「剃光頭」的窘境。兩相對照,高低立見。難怪台當局要以誣衊「一國兩制」、唱衰香港發展成就來掩飾其心虛和無能了。

  根據「一國兩制」和香港基本法,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區有關的外交事務,並授權特區依照基本法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在中央政府鼎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2006年當選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並於2012年成功連任,成為第一位執掌聯合國專門機構的中國人;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2010年當選並於2014年連任世界氣象組織航空氣象學委員會主席。此外,特區參與了80個政府間國際組織或合作機制,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參與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會議1800多次,以「中國香港」名義參與不以國家為單位參加的國際會議27800多次。

  為便利香港的對外交往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中央政府授權特區對外簽署各類雙邊協定133項,積極協助特區與東盟進行自貿協定談判並取得積極進展,大力支持協助特區政府在海外設立經貿辦事處。

  香港回歸後國際舞台更為擴大,國際參與度顯著提高。而這正是民進黨當局的「死穴」和「痛腳」:今年5月台灣不僅未獲邀出席世衛大會,更在多個國際組織年會上吃「閉門羹」;去年12月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與台灣「斷交」、六天後與中國大陸復交,上月巴拿馬宣布與台灣「斷交」當天即與中國大陸建交,讓蔡政府措手不及、臉面盡失。這一切都是當局咎由自取。它不承認「九二共識」,叫囂「不接受一中原則」,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兩岸無法通過協商處理台灣涉外事務。而過去八年國民黨執政時堅持「九二共識」,台灣得以連續八年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衛大會,而且兩岸亦達成「外交休兵」的默契。

  蔡政府不僅要憂慮剩下的20個「邦交國」隨時棄台而去,而且還要擔心在「非邦交國」設立的代表處被勒令改名、遷移。上周尼日利亞政府派遣25名武警,封鎖台駐尼日利亞代表處,並強制駐處人員離開。尼方年初早已表示基於「一中原則」,要求台灣辦事處改名並遷出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並表示若不改名、遷址,就會採取相應動作。由此也再次說明,「一中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台獨」毫無立足之地,台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勢必寸步難行。

  相比起寧願坐困愁城也一路走到黑的蔡政府,島內民眾可聰明和務實多了,知道在國際社會上中國大陸影響力大,遇到麻煩事會找中國大使館幫忙。有台商指出,企業在海外涉及的糾紛往往牽涉龐大,需要有力的後盾,在這一點上,大陸外館比台灣代表機構更使得上力。有台灣漁民出海作業時也會掛上五星紅旗,以防外來干擾。

  香港回歸20年來,中央政府嚴格按照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辦事,「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切實貫徹落實,香港各方面發展取得驕人成績。這是任何客觀公正、不帶偏見的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台當局所謂「香港研析報告」不過是自曝其短、自取其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