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氣候變化是無可逃避的現實

時間:2016-11-04 03:15:55來源:大公網

  二十多年前我在觀塘官立中學上學時,有一位教地理科的黃老師,她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每年十月都會帶我們出外考察,令每位修地理科的同學,走到戶外世界學習地理,大開眼界。中學畢業後,雖然我修讀了歷史,但對地理的興趣絲毫不減,家中收藏了不少地理科的書籍。雷德芬(馬睿譯)的《地球》(南京:譯林出版社,2015年),是一部十分理想的地理入門書籍。書中有一專題是討論全球暖化的,佔全書分量雖然不算多,但卻清晰地介紹了多個與全球暖化的基本概念。

  地球大氣層中某些氣體的作用就像溫室的玻璃一樣,把陽光放進來加熱地表,卻也能阻止所產生的紅外熱輻射逸出。如果不是溫室效應的作用,全球平均氣溫比現在低很多,生命幾乎無法維繫。近年來,我們愈來愈關注所謂溫室效應加劇,即人類活動引起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水平顯著上升。

  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是罪魁禍首,但農業活動會產生甲烷,砍伐森林會從木材和土壤中釋放二氧化碳,植被減少使得二氧化碳無法再被吸收等,這些人類浩劫令全球氣溫持續上升。

  1958年以來,科學家仔細記錄了夏威夷某山峰上二氧化碳水平持續的增長率。全世界連續130多年的氣候數據證實,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半度左右,最近30年的影響尤為顯著。

  全書以「動態」的地球為主線,引領讀者以大氣層作起點,開始認識地球。然後,我們看到地球表面,再走入地心,全面地理解地球的特點。而陸地、海洋、大氣層都是保持着「動態」,生生不息,孕育着萬物,真是奇妙!

  香港通識教育會 李偉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