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地球變暖真兇是誰?

時間:2016-11-04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人類活動是全球變暖罪魁禍首」似乎已成定論\資料圖片

  自「全球變暖」的理論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社會主流聲音就偏向認同全球變暖是事實,並將其歸咎於人為因素。ICPP(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發布的第五份報告直指,人類活動導致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半以上全球變暖,這一結論的可信度超過了95%。

  近年來能證實「全球變暖」的氣象證據不勝枚舉。

  未有人類氣候更暖

  ICPP第五份報告顯示,從1880年到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大約升高了0.85℃;近20年來,格陵蘭冰蓋和南極冰蓋一直在減少,全球山地冰川普遍退縮。20世紀中葉以來,北半球春季積雪範圍明顯縮小;1901年到201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了0.19米。報告指出,科學界在海洋變暖、水循環變化、海平面上升等方面發現了頗多人類活動影響的信號,並確信人類活動對近百年來的全球變暖發揮着主要作用。

  在諸多證據下,「全球變暖」以及「人類活動是全球變暖罪魁禍首」似乎已成定論,近年來針對「全球變暖」的環境保護議題和行動愈來愈多,包括著名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然而,對於「全球變暖」以及「人為因素導致全球變暖」這一觀點,科學界的不同聲音一直沒有停止,即便輿論愈來愈有利於「全球變暖說」。維珍尼亞大學環境科學名譽教授S. Fred Singer就是其中一位聲音響亮的氣候物理學家,他撰寫或編輯了十幾本書來表達他們的意見。

  S. Fred Singer反駁「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使全球變暖」的說法,指出在地球上還沒有人類的時候,也就是沒有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的年代,地球卻出現過比今天更暖的氣候。在完全沒有大量溫室氣體存在或者溫室效應不明顯的情況下,氣候也在變冷或變暖。那麼近期的氣候變暖有沒有地球本身的因素呢?如果有,究竟佔多大成分?如果不把這些因素考量進去就得出人為因素佔95%以上的結論,顯然是不正確的。

  熱島效應影響測量

  S. Fred Singer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即地球氣候變化存在周期性,而這個周期就是1500年,此周期的推斷來自科學家對格陵蘭島冰芯的氧同位素、深海岩芯和氣體塵埃、古花粉化石等的研究。

  英國廣播公司BBC曾拍攝反駁「全球變暖論」的紀錄片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片中指出,全球環境一直在變化,有多個氣溫比現在更高或更低的時候,氣候一直在變化,並且不需要人類的介入。在氣溫比現在還高的中世紀溫暖期,並沒有出現恐慌,相反,教堂興起,農作物十分繁榮。還有聲音表示,城市熱島效應對氣溫測量造成影響,氣象站在地球上並不是均勻分布,氣溫測量會被誤導。

  全球變暖及其原因存在爭議,有很多現象並未能解釋,人類對自然所知甚少,而溫室效應、空氣污染等又確實存在並威脅着人類的生存,所以採取謹慎的態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沒有錯的。畢竟,地球可以承受氣溫上升幾百攝氏度或下降幾百攝氏度,這是地球的演變過程。

  撰文:林東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