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深圳到中山巴士座椅空間更寬敞。\大公報記者郭若溪攝
「以前坐巴士像『渡劫』,現在堪比『移動休息室』。」經常往返深圳和廣州的自由職業者王萌,用「翻天覆地」形容跨城巴士的變化。如今的珠三角跨城巴士早已升級為提供「品質服務」的出行選擇。在硬件設施方面,新能源巴士成為主流。這類車型不僅噪音低、空調足、行駛平穩,還配備充電接口可調節座椅等基礎服務,舒適度大幅提高。部分巴士甚至採用了帶腳托的航空座椅。滴滴站點巴士今年在廣東上線的48條新線路大部分採用了新能源豪華巴士,從硬件設施到服務細節都進行了全面升級,久坐也不易疲勞;全程空調勁吹,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都能保持車內清爽舒適的環境。
注重服務細節 乘客體驗佳
服務細節的優化也讓乘客體驗感倍增。部分站點提供小型候車室、遮陽站廳、座椅、飲水機、洗手間等配套設施;乘客候車時可以在APP上看到車輛運行的實時定位,更便於掌握候車時間;大部分市內站點配備了站務引導人員,在現場維持候車秩序,協助乘客進行檢票安檢等流程,並現場解決乘客的乘車相關問題。
巴士出行體驗的升級並不意味更高的票價,對比多年前傳統長途客運的票價來說,如今的巴士價格普遍下降20%-50%。價格優勢的背後是運營成本的優化,一方面是客運企業在運營成本的優化,新能源巴士的普及使燃料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傳統客運與滴滴合作站點巴士,對巴士線路站點等進行了互聯網升級改造,通過智能動態排班系統,大數據分析用戶需求特點,使上下客站點更加符合市民需求,有效提升上座率,讓客運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傳統運輸與互聯網平台高效結合,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才能實現「低價不低質」的運營模式。
此外,不少跨城巴士還提供靈活的退改簽服務,如滴滴客服從7:00至21:00在線,乘客從購票、候車、乘車,到退改簽、開具發票,均可通過線上操作完成,實現「一鍵搞定」,極大簡化了出行流程。同時,採用全程線上購票模式,乘客通過微信打開小程序,即可查詢班次時間、上下車站點,並完成購票,線下通過二維碼驗票即可乘車,流程簡單高效。\大公報記者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