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各種各樣的「婚車」輪番登上舞台,70年代「28」自行車風行一時。圖為遊客在展覽上的「28」單車前參觀。\大公報記者盧冶攝
(1)20世紀80年代前
內地:強調四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等實物彩禮,婚禮形式相對簡樸。
香港:1971年10月7日起,正式實施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習俗上保留了大量傳統儀式,如「過大禮」等。
(2)20世紀80-90年代
內地:彩禮開始追求電器(電視、冰箱),趨於公開化和熱鬧化。
香港:婚宴講排場,新娘流行穿龍鳳褂,佩戴多件金鐲顯示體面。
(3)2000-2010年
內地:婚慶服務專業化,旅行結婚接受度提高,房子逐漸成為結婚硬需求。
香港:結婚平均開支比較大,但婚房並非必需品。
(4)2010年至今
內地:婚禮追求個性化和體驗,形式更為多元。彩禮、嫁妝更看重實際和象徵意義。
香港:婚禮形式多樣化,不太看重彩禮嫁妝。在法律上,香港結婚最低法定年齡為16歲。
大公報記者盧冶、林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