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反對派要扳倒「西九故宮」的真正意圖何在/屠海鳴

時間:2017-01-09 03:15:10來源:大公網

  特區政府與故宮博物院簽署備忘錄,在香港西九龍文化區建立「故宮文化博物館」。這本是對香港百利無一害的巨大利好,是中央政府對香港大力支持的又一體現,也是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文化、旅遊多元化發展的不懈努力,對即將迎來回歸二十周年的香港社會來說,更可謂是一份「意外驚喜」。

  然而,令人感到氣憤的是,反對派不顧客觀事實、不顧是非對錯,無理取鬧,對特區政府作出攻擊與抹黑,將正常合作說成是「洗腦」,將合理合法程序說成是「踐踏程序正義」,將委任本地設計師說成是「私相授受」。

  這些看似光鮮的政治口號,難掩反對派背後的惡毒用心。表面上是要扳倒「西九故宮」,實際上是要以此來達到三個目的:羅織罪名醜化政府以削弱管治威信;分化社會以替「自決」主張鋪路;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他們意圖對即將到來的行政長官選舉作出干預破壞,攻擊抹黑潛在的特首候選人,同時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掃平障礙。然而,「西九故宮」對香港擁有巨大正面意義,受到香港社會的高度支持,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反響,內地民眾也高度關注,反對派的做法最終必然會自取其辱,反害了「卿卿性命」。

  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前往北京,在行政長官梁振英以及國家文化部長雒樹剛等見證下,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由於事前沒有任何消息傳出,香港各界均有「意外驚喜」的感覺。的確,故宮博物院總共有一百八十多萬件藏品,目前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藏品得以展出,而這些國家珍貴文物能在香港長久展覽,不僅可令讓市民與這些國寶為伴,大飽眼福,長遠而言,更能大大增強香港對兩岸四地和國際遊客的吸引力,這是對香港百利無一害之事。但反對派凡事皆作惡毒的政治考慮,任何事都要高度政治化,千方百計作出攻擊,其真正意圖也絕非在於一個博物館本身,而在如下目的:

  羅織罪名 醜化政府

  當「西九故宮」消息公布後,反對派尤其是公民黨以及某些以「本土」自居的政客,羅織眾多罪名,主要有四點:一,沒有經過公開諮詢,繞過西九管理局;二,直接委任設計師,沒有公開招標;三,犧牲大型表演場地,損害本地文化表演機會;四,另類國民教育,要給學生「洗腦」。

  在上周五的立法會會議上,反對派更是群起圍攻,一些反對派的專欄寫手,亦不斷製造輿論,將原本是極好的利港措施,說成是「賣港」協議,進而對特區政府作出抹黑。但只要稍具政治常識的市民都會知道,這些謬論都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指控。

  首先,政府已就該項目向西九管理局作出內部諮詢,亦得到一致的正面回應,並不存在「繞過」的問題;其次,所謂的設計師「公開招標」更是無知的說法,因為若進行一般程序,要花很長時間撰寫顧問工作簡介(consultancy brief),如非直接委任,是不可能於2022年開館。以往大型或重要項目設計方案的三種委任做法,包括公開競投、比賽及直接委任,都有出現過,並非絕無僅有,在其他非牟利組織或私人機構則很平常。如法國的羅浮宮,當年亦是由總統直接委任華裔美籍設計師貝聿銘負責項目;第三,即便不建「西九故宮」,大型表演場地也不會在西九興建,兩者並非「排他性」安排;最後,至於所謂的「洗腦」則是欲加之罪了。反對派所網羅的罪名,看似有理,實則無理取鬧,是為了抹黑醜化政府而刻意作出,完全沒有任何一點所謂「理由」是站得住腳的。

  分化社會 鋪路自決

  除了要醜化特區政府,反對派極力要扳倒「西九故宮」,是出於意識形態。他們害怕故宮文化博物館在香港設立後,會促進香港市民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害怕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會不斷上升,害怕他們挑撥中央與香港社會的政治手段再難奏效。而這些趨勢又對反對派長期以來意圖在香港社會中「植入」的所謂「自決」意識不利、對其未來的政治主張有害、對在立法會議事時的話語權打折,因此千方百計製造輿論,意圖繼續分化社會,為其「前途自決」、「命運自決」的極端本土主張作出掩護。

  過去一兩年來,尤其是非法「佔中」之後,一些極端反對派鼓吹「自決」,如公民黨就有所謂的「十年宣言」。儘管他們沒有明確打出「港獨」的旗號,但當中所隱含的推翻或削弱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實質管治、顛覆香港作為直轄於國家特別行政區政府地位法律事實的目的,都已經引起了全港各界高度警惕。這些政黨與政客於是轉變論述方式,硬生生將國家與香港、中央與特區、民族與地區作出極端對立。扳倒「西九故宮」就是要強化所謂的「香港主體意識」、拒絕國家民族意識。然而,香港回歸祖國已近二十年,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已漸深入人心。反對派繼續這種分化社會,對抗國民意識,甚至是推進「自決」的做法,對香港百害而無一利,必然會遭到廣大市民的堅定反對和唾棄,必定會以失敗收場。

  左右選舉 打擊林鄭

  此次站在欲扳倒「西九故宮」最前線、攻擊林鄭月娥最兇、奇談怪論最多的,要數公民黨。例如該黨的陳淑莊赤裸裸地稱:如果林鄭月娥辭職,可謂「過了海就是神仙」,日後大家無機會再問她有關事宜,又要求提交獨立顧問報告雲雲。林鄭月娥是否辭職、是否繼續負責西九,並不影響「西九故宮」項目繼續在香港的實質推進,相信還會有繼任人繼續負責,何以要如此置林鄭於死地?公民黨的這種做法說明了一個基本事實,即該黨從一開始便將矛頭對準林鄭月娥,搬出種種似是而非的歪理,其根本意圖不僅是要扳倒「西九故宮」,而是要扳倒林鄭月娥,從而替反對派支持的特首候選人掃除障礙。如果意圖得逞,則可進一步破壞三月的特首選舉,為可能出現的「流選」製造條件。

  顯而易見,反對派將林鄭月娥視作下屆行政長官的「大熱」。實際上,自上月初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不參選連任後,反對派已經千方百計攻擊任何被視作是獲得中央支持的參選人。林鄭月娥被香港社會視作是最符合王光亞主任所說四個條件: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的特首人選。而上周有報道稱林鄭會在本周四宣布參選決定。這一些都令反對派焦慮,擔心自己「造王」的意圖會「難產」,擔心未來五年無法繼續推行削弱中央管治威信的策略,擔心中央對港大政方針會得以落實貫徹;當然,反對派幕後的外國政治勢力,亦明白,只要扳倒林鄭月娥,才能達到利用香港去干預中國的目的,讓香港成為他們夢想的「橋頭堡」。而這一點正是此次反「西九故宮」行動的最急迫意圖和目的。

  以上事實說明,反對派是以極度自私的角度去對待「西九故宮」,其所作所為,並非要為市民謀福祉,並非什麼「程序」「諮詢」「招標」,而是要滿足自己的政治野心、政治企圖。然而,「西九故宮」對香港有着巨大的正面意義,不僅可以大幅提升香港的吸引力,凝聚香港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推動西九文化區的整體水平,更有助於培養本地人才,長遠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反對派為反而反的做法,是與民意背道而馳的,最終也會徒勞無功,「造王」目的更是不可能成功。正如擔任西九表演藝術委員會主席的盛智文所說,今次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中央給予香港的一份特別禮物,亦非單靠香港就能成事,市民應相信林鄭月娥內心完全是以港人利益為重。因此,不論是從香港長遠福祉立場,還是從市民的切身利益角度,市民都應該全力支持林鄭月娥。別讓反對派扳倒「西九故宮」,更別讓反對派干預特首選舉的目的得逞。香港需要「西九故宮」,需要文化進步經濟發展,也需要林鄭月娥這樣的實幹家!

(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