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已答允出席後天舉行的立法會特別會議,詳細解釋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來龍去脈,反對派已準備了連串問題要向司長「開火」。
眼前事實是,「西九」興建「故宮博物館」,如同過往一些重大基建項目、或政府政策如推動「國民教育」一樣,很快已經被「蛻變」成一個政治議題;而且,被關注或質疑的往往並不是這個項目本身的價值、必要性和意義,而是圍繞這個項目產生的一些程序與權責上的問題,而且不少都是屬於臆猜性的。如興建港珠澳大橋和粵深港高鐵,是不是為了要推動「大陸化」、「一體化」而不是為了方便市民來往?推行「國民教育」是不是為了要向學生「洗腦」而不是為了要讓年輕人更多認識自己的國家和歷史文化?……
眼前有關「西九」故宮博物館的興建,情況同樣也是如此;一些連日喋喋不休、「咬住不放」的人,不問在港興建一座故宮文化博物館對港人文化生活質素、城市形象和旅遊項目等方面可以帶來的重大意義和好處,反而在一些程序性問題上大興問罪之師,左一個「解釋」、右一個「交代」,彷彿林鄭月娥引入的不是一個珍貴文化項目、不是故宮文物,而是打開城門把清兵引入的吳三桂……。
當然,程序問題並非不重要,但在興建「西九」故宮博物館一事上,林鄭已經一再解釋,由於故宮文物不少屬於「國寶」級文物,外借展出,不到最後一分鐘、不到百分之百成事,是不會提前向外公布的。
而在這過程中,也不能排除,特區政府確實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而十分謹慎、高度保密,把獲知會的範圍壓縮到最少。在這一點上,林鄭司長是可以再多作一點解釋的,但如果因此而質疑、否定整個「西九」故宮博物館的興建,則只能是「因噎廢食」和「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