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着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與以往不同的是,將防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這與二○一七年中央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是一致的,目的是為了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衝擊影響多年,中國正面臨歐美日分化的貨幣政策,歐日加碼寬化寬鬆貨幣政策,美國則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二○一七年還要再加息三次,這將導致美元回流甚至是美元荒的出現,特朗普就職後如果大幅減稅也將對全球投資造成一定的虹吸效應。以及法國大選和德國大選等這些外部不確定性,都將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和影響。因此,要嚴格防範在匯市、債市、股市、樓市等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金融風險的交叉感染。
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
當然,對於上述風險我們也不用過於擔憂,對於防風險我們不僅有系統政策、制度建設、充足空間,更有種類多樣的工具箱可供使用,還會有一系列的系統性的措施來應對和防控好風險。
第一,二○一七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適當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助力企業的去槓桿。在有效促進和引導經濟增長方面,從根本上防控好風險。
第二,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針對美聯儲加息美元回流問題,或將減少作為基礎貨幣供應的外匯佔款。因此,我們要適應貨幣供應的變化,維護流動性的基本穩定,防控流動性風險。在匯市方面,在有效監控資本流動的同時,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能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第三,防風險需要控制資產泡沫。一方面是要通過信貸調控和房地產調控,尤其是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和適合國情的基礎性制度。既要從宏觀上管住貨幣,又要在微觀上將信貸投向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優化信貸結構,嚴格限制信貸流行投機性購房,嚴控炒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精準定位,嚴防樓市風險及其對信貸市場的傳遞。
第四,防風險還需要加強金融體制改革。包括有序推進民營銀行的發展,適度增加金融供給,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這方面政策空間及金融工具都很多。更多由信貸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降低槓桿率,通過包括資產證券化、債券擔保證券(CDS)等適度金融創新來緩釋和防控風險。
第五,防風險的關鍵還有加強金融監管。要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兼具,在混業經營日漸增多的情況下,要加強對監管套利的監管,加強協同監管、創新監管以及金融監管的覆蓋面,對於包括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創新的監管也需要進一步加強。防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各種金融風險,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改革,應對日益混業的金融業務。
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防風險。其中直接的方法是去槓桿,在控制總槓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的槓桿率作為重中之重,對於高企的企業槓桿率首先要降低增速,其次穩住,然後逐漸降低。這需要處置殭屍企業,將猶如黑洞般只進不出的殭屍企業處置掉,將這些資源有效地轉換提升和配置到適應需求的地方上來,通過兼併重組等手段來加快處置。殭屍企業的處置上,財政也會考慮有所安排,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去槓桿防控好風險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七,防風險要穩中求進發展經濟,從根本上提升企業能力。防風險是在深入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根本上還需要提升市場主體企業的活力,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通過科技創新改造傳統產業。通過「三去一降一補」,來提升供給側的效率和效能,來適應需求。進而提高經濟增長的效率、品質和韌勁,而只有每一個微觀企業主體都能強身健體,具備了防控風險的能力,這才能從根本上防控住風險,並進而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