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關於人大釋法,一位台灣學生給香港的一封信

時間:2016-11-11 14:08:46來源:大公網

  文/翰泉(台灣大學生)

  近期,香港爆發的立法會風波與緊隨其後的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廣受矚目,在台灣社會也引起了不小關注。事件肇因於「青年新政」議員梁頌恆和遊蕙禎在立法會宣誓就職時的貿然舉動,二人公然違反宣誓程序和誓詞規定,甚至使用不雅字句侮辱中國,同時宣揚「港獨」理念。

  顯然,此舉既無可能見容於大陸政府,也很難贏得香港民眾的支持。二人事後面對各方批評時略顯隨意的態度,更使其備受質疑。因此,本來可能還對其立場有所同情,或出於部分言論自由考量而持有基本尊重的香港民眾,恐也對二人徹底失望,轉而支持大陸及港府方面嚴肅對待,盡速令香港回復平靜。

  近年來,本就聯繫密切,互動熱絡的港台兩地,出現不少相似的「本土」訴求以及偶有發生的社會運動,比如台灣的「反服貿」及香港「佔中」。但不論訴求為何的社會運動,很容易在事態自發演進中失去控制,模糊焦點。一旦加之情緒的感染,極端的行為常常相伴而生。

  如此一來,其後果很可能事與願違、背道而馳。許多打着「民主、自由」旗號的運動,恰恰衝擊着既有的民主體制,恰恰以部分人的自由,犧牲其他人的自由。一些影響公共秩序和民眾生活的街頭運動如此,梁遊二人的行為同樣如此。作為香港民選產生的議員,肆意違反立法會程序、發表辱華言論,不止在香港立法會歷史上留下污點,也未曾考慮香港乃至全球眾多華人的感受。

  顯然,一時的衝動並非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時我們需付出很大代價才從政治實踐中有所領悟。往往等到事情過去以後,大家冷靜下來回頭去看,才會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青年誠然貴在充滿想法與衝勁,然而更應珍視、善用自己的熱情,學會擔起對社會的責任。

  不論是香港青年,台灣青年,或是大陸青年。大家可能有相同的、不相同的驕傲、焦慮與迷茫。敢於發聲固然需要勇氣,但是千萬不要錯估民意,自以為代表了多數而為所欲為。如此不僅不符「民主精神」,恰恰是假民主之名行違法之實。梁遊二人身為青年民意代表,以此不負責任的言行呈現於公眾面前,更是對香港青年的危險示範

  這個時代的青年不應忘記,在勇氣與擔當之外,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還應該對來之不易的社會基礎有所珍惜,對與我們享有同等權利的人們報以尊重。否則,即便你意氣風發,自信滿滿。或許也不過是一介莽夫,一意孤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