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香港「一國兩制」不會變 梁游宣誓鬧劇先例不可有

時間:2016-11-10 14:06:09來源:大公網

  文/萬野 香港專業自由撰稿人協會會員

  日前,香港青年新政議員梁頌恆和遊蕙禎在立法會宣誓就職時,違反宣誓程序和誓詞規定,甚至使用不文明語言侮辱國家,並宣揚「港獨」理念,在香港乃至兩岸三地引起軒然大波。及至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全票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

  解釋稱:「宣誓人拒絕宣誓,即喪失就任該條所列相應公職的資格。宣誓人故意宣讀與法定誓言不一致的誓言或者以任何不真誠、不莊重的方式宣誓,也屬於拒絕宣誓,所作宣誓無效,宣誓人即喪失就任該條所列相應公職的資格。」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的本質是「政治效忠問題」,要求法定公職人員政治效忠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這是全國人大自香港回歸近二十年以來的第五次釋法,絕不可謂不慎重。若非事件屬性嚴重,不得不及時出手遏制事態朝不利方向繼續發展,中央不會貿然對香港事務表態。

  人大釋法以來,雖引起不少相關辯論,關於此舉是否合法、合理,是否干預香港司法獨立,是否會成為任意釋法的慣例等等。然而不論從「一國兩制」的法理架構,或是從中央的慎重程度來看,相關質疑都顯得站不住腳。

  回歸以來,中央一向尊重香港的高度自治,香港近二十年來的社會穩定與經濟繁榮也得益於自由的氣氛和有力的法治。中央沒有理由不希望香港特區能夠自主發展,持續繁榮,繼續扮演我國重要的自由港以及連通中西方的窗口。

  也正因如此,雖然香港的民主發展仍未完全成熟,但在現有的政治框架下,不同觀點和政見的政黨和政治人物都能並存,向社會發表意見,爭取支持。

  然而,在重視「兩制」的制度優越性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一國」這一至關重要的前提。否則,「一國兩制」就受到了挑戰,國家的安全與香港的發展的制度保障也就受到了挑戰。

  梁頌恆和遊蕙禎和其他任何一位香港議員一樣,也正是通過香港現有的政治制度渠道走入立法會。本應珍視選民的支持,認真對待自己身為特區民意代表的工作。卻公然在嚴肅的立法會會場挑戰「一國兩制」的底線,事後亦未能正視自己的行為,造成惡劣影響,當然必須負起責任,無可厚非。

  人大針對此事件釋法之後,中央的態度得到堅定維護香港穩定繁榮的本港各界人士支持。同時,這次釋法有其特殊性,故既不是什麼釋法「先例」,也絕非意味着中央今後會在釋法問題上變得草率。反而是在重要關頭,制止不尊重香港法治,甚至具有分裂國家傾向的勢力在公權力機關胡作非為的「先例」。

  「一國兩制」的制度精神沒有改變,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沒有改變,梁、游此種公然踐踏「一國兩制」的行為不應成為「先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