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颱風假」決策不當 綠營天王卸責/朱穗怡

時間:2016-10-03 03:15:56來源:大公網

  台灣在短短半個月內接連遭到三個颱風肆虐。雖然颱風已遠離台灣,但卻「餘風」不斷。台灣社會連日來因颱風假問題爭吵不休,而「始作俑者」是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和高雄市在27日「鮎魚」肆虐台島之際只放了下午半天假,結果當天南部地區臨近中午時風強雨大,讓許多接孩子放學的家長狼狽不堪,在途中險些被強風吹倒,也有人因此受傷送醫。在南部人氣最高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和高雄市長陳菊被民眾罵得「狗血淋頭」。陳菊推說氣象局預報不準,民進黨立委要求氣象局長道歉,「行政院」也要氣象局檢討。可見,民進黨把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氣象局則成為替罪羊。這並不讓人意外。2014年高雄發生造成32人死亡、逾300人受傷的氣爆意外時,陳菊也是把責任推給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說氣體管道是由「中央政府」負責管理。當時台灣輿論已批評陳菊,如果事事都由「中央」管理,那還要市長做什麼?

  早年在台灣是否放颱風假由「中央」政府相關部門決定,但由於島內各地受颱風影響不一,後來颱風假的決定權就落在各縣市長手中,而判定的標準是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處理辦法》:颱風暴風半徑四小時內可能經過之地區,若平均風力可達七級以上或陣風十級以上時,雨量達到350毫米(山區200毫米)時,縣市政府可以發布停班、停課通知。

  賴清德和陳菊都說根據氣象局的預測,南部27日下午才達到放颱風假的標準。但兩人沒說的是,他們根據的是氣象局26日晚上十點發布的預報。天氣狀況瞬間萬變,前後一小時都可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遑論是前一天晚上的資訊了。

  其實,從發布颱風警報開始,島內氣象局每3個小時就會更新1次氣象資料,而提供預報資料給地方政府時也會提醒,如果要決定是否放假,風雨預測以當天清晨的最新資料最準確,但地方政府往往考量民意,現在多是前一晚就決定隔天是否放假,如果各縣市能參考氣象局當天清晨風雨預測資料,在清晨5時再宣布當天是否上班上課,會減少很多爭議。  

  由此可見,颱風假決策不當的責任在於縣市長。氣象局只負責提供資料,但決定權由縣市長掌握,提前一晚決策一來為了討好民意,二來也懶得追蹤氣象局的最新預測。這顯然是不負責的施政表現。島內輿論指出,颱風假決定權既在縣市政府,縣市長就得扛全責。

  前些年國民黨執政時,民進黨地方首長常把責任推給國民黨「中央政府」,但如今民進黨全面執政,從「中央」、「立法院」到地方,無不是民進黨掌權。沒有了國民黨這個「替罪羊」,民進黨地方首長只好把怨氣發泄在專業部門身上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