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已告一段落,建制陣營在苦戰之下有幸保住議會中的主流地位議席,各「戰將」和支持者、愛國愛港群眾均已盡了「洪荒之力」,成績得來絕非易事。
如果說成績尚有未如人意處,也是「非戰之罪」,建制候選人和把票投給他們的選民都是已經盡心盡力和絕對值得尊重和肯定的。他們始終是支持「一國兩制」、基本法和維護特區安定繁榮的中流砥柱和根本力量,沒有建制議員在議會中的支撐大局,沒有建制民眾在社會上發出正義聲音,特區局面將會更加困難十倍。
選戰之後,如何更好團結廣大愛國愛港民眾,做好基層民眾的政治思想和經濟、民生工作,是為政者不可推卸的責任。選戰四年一度,人心、民意的工作都是長期和永續的。
在剛結束的選戰中,一些「沙場老將」、如工聯會王國興在超級區議會選舉中以第六名落敗而失去了議席,是令人十分惋惜的。「失去了的才知道珍貴」,王國興過去在議會中給人的印象好像就是寫毛筆大字、揮動「剪布」金鉸剪和「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那句「名言」,但是,今天想一想,未來四年,議會沒有了王國興這一把聲音,沒有了敢於和反對派「拉布」惡行鬥到底的鬥士,議會中更少了一位幾十年真正為工會打拚、為工人謀福利的基層工人代表,實在是令人不能不感到失落和難過的。一些曾經真正為基層、為議會、為愛國愛港事業奉獻了大量時間、精神和心血的人士,就算今天不再坐在尊貴的議事堂內,他們仍是值得尊敬和懷念的。
過去,反對派總是把「民建聯」、「工聯會」貼上「保皇黨」標籤,但在過去四年中,王國興還有「嫻姐」陳婉嫻,為最低工資、標準工時,為了工人權益,是與特區政府「紮行馬」,一直不讓步的,就連反對派議員,在這一點上也不能不承認,以至向他們伸出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