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奧運精英代表團來港訪問,把歡歌笑語送進千家萬戶,全城颳起奧運旋風。代表團不僅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連一眾高官和嘉賓也變身粉絲,現場「集郵」不斷。奧運冠軍們現身展示技藝,與市民交流切磋,讓不少有志從事體育運動的年輕人頗有「得着」。
不可否認,體育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奧林匹克主義原則」中有一句話,「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奧林匹克精神體現着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
現代奧運精神啟發人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比賽與生活。一面獎牌的背後,定要忍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傷痛,歷經漫長寂寞的訓練,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內心和周遭的壓力。國家奧運健兒們堅持到了最後,他們的笑容和他們的付出,感動了你我。
雖然輸給了多年的老對手,本屆奧運未拿獎牌,老將林丹在為市民表演後承諾「繼續打下去」;後生的舉重運動員龍清泉在不同階段為自己訂立目標,希望在東京奧運奪「第三面金牌」;游泳大將孫楊視菲比斯為目標追趕,望感染到對方的精神堅持下去……一個運動員最後登上領獎台,不僅是與對手的比賽,也是長期與自己的較量。
國家隊代表團的來訪,對香港運動員更是一種鼓勵。儘管香港在今年的里約奧運上未能獲得獎牌,但是,「彈丸之地」的香港對體育運動的追求卻從未間斷。曾為香港於奧運會中贏得第三面獎牌的單車選手李慧詩,在今屆奧運場地單車女子競賽中奪得第六名,賽後她曾放聲痛哭,讓港人心疼。無論在下屆奧運上能否再看到我們熟悉的香港隊員,他們在賽場上展現的運動之美,都會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而國家奧運健兒們帶來的拚搏精神,也將在未來鼓舞着這座喜愛運動的城市,向世人展示它的另一面體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