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G20杭州峰會: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新里程/尹承德

時間:2016-08-20 03:15:44來源:大公網

  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宏大構想,已列入G20杭州峰會的重點議程。這切中深陷低迷的世界經濟的癥結,是為其振衰起弊,走向穩健復甦與增長而開出的良方,也是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發展的重要前提。

  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要求世界各國全面對外開放,實行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密切的良性互動,不斷推進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其核心要義是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和全球大市場,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增長中的主槓桿之一的作用。

  防經濟合作政治化

  現在各國經濟愈益外向化。世界和各國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國對外經貿特別是對外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與投資已成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和各國經濟增長的支柱和原動力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20年,世界經濟快速增長與同期世界貿易蓬勃發展密不可分。

  近幾年,世界經濟景氣低迷,則同全球化有所退潮,許多國家特別是美歐日等發達國家「以鄰為壑」,高築貿易壁壘密切相關。如以全球自由貿易「旗手」自詡的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根據國際權威機構不久前發表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從2008年至2016年,它對其他國家採取了600多項歧視性措施,為世界第一。發達國家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導致近些年世界貿易萎縮,世貿萎縮直接拖累了世界經濟。2015年,全球貿易同比下降12.73%,為201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結果當年世界經濟僅增3%,為2010年以來之最低增幅。發達國家原以為升高貿易保護主義,減少外國商品流入,可以擺脫危機影響,刺激國內經濟增長,但結果適得其反。近5年來,其外貿大幅下降,其經濟平均增幅不足2%,陷入二戰結束以來罕見的低迷期。

  正反兩方面的強烈對比,應引起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反思:應從發展大局出發,作出政治決斷,拆除人為的貿易投資壁壘,大力擴大國際合作,共同構建開放性世界經濟。為此,G20和整個國際社會需着重處理解決以下三個突出問題。

  其一,讓經濟回歸經濟,避免將國際經濟合作政治化。有些西方國家將對外經濟關係與意識形態掛鈎。如美歐日不承認包括中國在內的某些與其社會制度不同WTO成員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限制甚至禁止高科技產品向其出口,或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其正常的投資活動。這嚴重損害了正常的國際經濟合作的發展。

  其二,防止和克服世界經濟及其規制「碎片化」傾向,維護以WTO為代表的多邊經貿體制。金融危機之後,美歐日加快推進跨區域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在它們之間實行高度自由化標準,將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排除在外。這實際上是在WTO及其規則之外另搞一套。其結果將危及全球多邊經貿體制,割裂全球市場,引發世界經濟動盪。改變這種損人損世而不利己的做法,回歸全球多邊經貿體系,是它們有利於實現自身,他國和世界經濟三贏的明智選擇。

  其三,防止多哈回合談判失敗。2001年開啟的WTO多哈回合新一輪貿易談判,是解決世界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由於發達成員國罔顧發展中成員國的合理要求,致使談判無實質進展。現在它們的興趣轉向其內部之間建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上,對多哈回合談判趨於消極。美國甚至公開提出要放棄多哈回合談判。這發出了一個危險信號。美國意圖拆WTO的台,以建立由它制定規則和獨家主導的新的世貿機構。如多哈回合談判失敗,美國圖謀得逞,將對WTO與世界自由貿易以至世界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

  振衰起弊影響深遠

  不清除這些「攔路虎」,要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是不可能的。G20杭州峰會將直面並推動解決世界經濟中的這類突出問題。中國提出的完善全球治理,維護WTO代表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繼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各種區域或跨區域經貿協定應做到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避免世界市場分割和國際貿易體系分化等主張,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基本要素,符合世界發展潮流,得到各成員國的積極回應。杭州峰會將就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達成重要共識。

  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地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又走到一個重要的轉捩點。G20杭州峰會有望推動世界經濟從復甦乏力走向可持續強勁增長,並將以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進程的里程碑載入史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前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參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