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反「港獨」 要發展/陳文鴻

時間:2016-08-16 03:15:49來源:大公網

  九月立法會選舉,理性而言,政綱只應有兩條:一是反「港獨」,二是要發展。

  反「港獨」是原則和法治的問題,不是選舉策略的技術枝節。若容忍「港獨」,不論誰在立法會勝了,獲得最多議席,也是香港與中央政府輸了。

  立法會的多數議席若不在立法會內外壓制「港獨」,反而讓其成了氣候,「港獨」便可藉立法會擴大宣傳、影響,也會進一步挑戰政府,以及國家在港的主權與治權。最根本之策是將「港獨」屏蔽於立法會與區議會之外,不讓其進入建制搗亂和滲透。這便只有簡單且清楚明白地根據基本法,以香港現有的法例將之排除、取締。不可能再有什麼政治談判、和解。由於香港本來就存在反中反共的土壤,也有外國勢力介入,不以法治立法將「港獨」禁制,別無他法,也不應存有幻想。只有在法治禁制之後,才有可能在宣傳、教育乃至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根本減少反共反中的傾向。

  要發展,只能是講實話、做實事,不退避或欺騙選民。梁振英政府以及之前的董建華、曾蔭權政府,及更早的殖民地政府,在香港的體制、政策等方面犯了眾多錯誤,製造了眾多問題。立法會選舉至少是一次機會,讓各方政治來做個檢討、反思,批評政府的行政失誤,提出新的主張,使參選者與選民一同受教育。於是,只能講實話。政府不對,便要批評,政策不對,便要推倒再選,這是立法會的責任與功能。

  為什麼不主張全民退保,批評殖民地思想的官員維護強勢、壓抑弱勢的政治偏頗?為什麼不去堅持標準工時、改革強積金、增建急建公屋(而不是居屋或莫名其妙的富貴長者屋等)、增加醫療和社福措施(不是用保險方法讓金融界和私營部門多賺利潤)?為什麼不督促政府加建快建軌道交通,不要把極其龐大的公帑用來擴建道路,偏顧汽車車主和使用者,難道政府官員真的不懂不顧生態環保、節能減排的城市要求嗎?為什麼不加強基礎教育,推行十五年基本教育,檢討基礎教育拔苗助長的失誤?日本政府也全面檢討以前跟隨美國的教育改革失誤,香港為什麼不回應家長、學生、僱主的投訴,不看到眾多學生捨棄香港教育往外跑的警號呢?曾蔭權政府建直資貴價學校,引進外國名校等,把公帑和社會資源偏於有錢階層,而不是把教育作為投資社會、建設社會大政策。

  回歸前,港英政府布下了許多政策陷阱。回歸後,各屆政府沒有克服這些陷阱,更沒有面對新的問題認真應對,今天的香港變成百廢待興。梁振英政府做了一點事,卻遠為不足。立法會選舉正好把這些失誤、問題和政府用力不足之處,逐一揭露,認真辯論討論。即使對梁振英政府政策也應是其是,非其非,這才可確立幾年一席民主選舉的意義與功能。假若選舉不反「港獨」,不要發展,由此選出來的議員,不管政治取向如何,在新一屆立會也同樣不會反「港獨」,要發展。這樣的立會便喪失了憲法所規定的權與責。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