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又到一年「拜鬼」時……/施君玉

時間:2016-08-16 03:15:48來源:大公網

  「八一五」是日本戰敗投降日,至今已過了七十一年。按慣例,大批政客都會選在這一天參拜靖國神社,內閣也會舉行「全國戰歿者追悼式」。每年的這一天,各類右翼分子都會像「趕集」似地聚焦起來,為軍國主義招魂。今年也同樣,數十位國會議員及政客集體「拜鬼」,其中還包括安倍內閣的兩名要員。

  日本把這一天稱為「終戰日」,與「始」相對,指戰爭「終結」,至今不肯承認「戰敗」和「投降」,更不肯承認「侵略」。日本今年的「投降日」過得並無特別之處,「拜鬼」現場有不少軍國主義旗幟,安倍未在現場現身,卻循例奉上祭祀費,參拜者一臉嚴肅,虔誠地為戰犯招魂。安倍的演講與此前同出一轍,未提「不戰誓言」,更未有「侵略」、「道歉」字眼,空話連篇,了無新意。

  但今年的「投降日」還是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日本天皇明仁的「反省歷史」的表態,二是內閣新任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因未能親自「拜鬼」所流下的「眼淚」。兩起事件看似並無關聯,但在新安保法正式實施、修憲步伐加速大背景下,天皇及內閣要員的舉動會折射出劇變前日本社會複雜的一面,各界格外關注。

  「八一五」的紀念活動,是明仁天皇自八日發表視頻講話、表明退位意向後,首次在皇宮外執行公務。在談及歷史問題時,明仁再次呼籲各界要「深刻反省」。講話與去年相比無太大變化,但在當前特殊歷史條件下卻頗耐人尋味,也與安倍「謙虛面對歷史」的表態形成鮮明對照。外界早有關於天皇與安倍在歷史認知問題上不同調的傳聞,此番天皇想打破傳統、提前退位雖主要基於健康原因,但也引發外界許多聯想,有人稱天皇想借此向政府施壓,也有分析指明仁欲與修憲撇清關係。明仁天皇在退位前「深刻反省」的呼籲值得認真對待。

  另一位引人矚目的指標性人物是稻田朋美。這位「拜鬼」的「常客」自當選國會議員後,每年都會在「八一五」參拜靖國神社,即使在二○一二年「入閣」及二○一四年任自民黨周會長,也從未間斷過。今年迫於壓力,稻田忍痛決定「避免物理性參拜」。在接受採訪時,稻田「眼睛濕潤,言語躊躇」,稱「內心感到非常複雜」。從稻田痛心疾首的表演中,也能找出安倍影子。

  對周邊來說,「直接拜鬼」或「曲線拜鬼」並不重要,「以史為鑑,珍愛和平」才是根本。日本在「八一五」真正要做的不是「拜鬼」,而是對侵略的「反省」,思考國家的未來和命運,思考「恢復二戰時靖國神社動員國民奔赴戰場體制」的危險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