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迷你倉」四級大火,奪去了兩位消防人員的性命,造成了巨大的財物損失;但是,也喚起了港人社會尚存的一點正義感和愛心。
大火發生之初,社會上本來並未給予太大關注,但一到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殉職的消息傳出,市民的關注度立即大幅提升,特別是死者遺下年輕妻子及四個月的嬰孩,更令人倍增傷感及寄以同情;其後再有消防隊目許志傑殉職,市民的激動情緒就更加高漲了,在市民心目中,「錢財身外物」,人命始終是最寶貴的。
而值得欣慰的是,在這一困難而又傷痛的時刻,圍繞這場火出現了不少動人的回應和行動。首先是不少市民主動送水送生果西餅到火場,慰問「身水身汗」的消防員,還有多家現場附近的食店,老闆寧願少做生意、不做生意,煮好大批飯盒送到火場給消防員充飢,以至現場管理人員要託傳媒發出訊息,表示糧水物資足夠,多謝市民好意,東西太多吃不完,不要再送了。
而在出錢出力、支援物資的同時,更令人感動的是,連日有不少市民前往觀塘消防局和將軍澳消防學校在弔唁冊上簽名,不少人在烈日高溫下排隊輪候,有的還帶來鮮花及帶同孩子到來,表示消防員在那麼高的溫度下救火,自己排隊熱一陣沒有什麼關係,還一再叮囑孩子要感謝「消防員叔叔」的努力付出,留言冊上亦盡是感激、讚揚和鼓勵遺屬堅強走下去的感人言詞。
一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懷與體諒是最可寶貴的感情,送物資弔唁者與張耀升、許志傑都素昧生平,但出於對消防工作辛勞的理解以及對死者為工作付出生命的敬重,人們是從心裏面發出惋惜之情與無限敬意的。要說港人社會的核心價值,這一份理解、尊重與表達,而且傳之於下一代,就是比什麼都重要的財富。港人社會仍是充滿正能量和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