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柬不會支持海牙南海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因為該裁決「無關法律,完全是政治」。柬不會發表任何支持南海仲裁庭裁決結果的聯合聲明,將自己發表聲明,呼籲南海爭議有關各方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分歧。洪森披露,一個月前,一名「非東南亞國家的大使」游說柬埔寨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支持即將公布的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東南亞國家應該有一致的聲音或聲明。
隨?南海仲裁案的裁決即將出爐,國際上各種反應逐漸增多。東盟作為東南亞的地區組織究竟如何動作,尤其令人關注。日前,美國副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眾議院的聽證會上稱,美國政府正在努力說服東盟國家以東盟組織名義發聲,以更有力地支持仲裁庭的裁決。
誠如洪森首相所指出的,南海仲裁案不是什麼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中國外交部早已表示,菲律賓提起的所謂南海問題仲裁,是披?法律外衣的政治挑釁,中國政府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的實質,涉及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所謂的南海仲裁庭無權管轄。仲裁庭進行裁決本身就是越權、濫權行為,不管它作出什麼樣的裁決,都是非法的、無效的。國際上許多海洋法專家學者也指出仲裁庭的做法荒謬,在法律上站不住腳。
南海問題已經超出相關國家的領土爭議本身,演變成複雜的國際問題。美國把南海視作美中地緣戰略博弈,似乎南海問題更多的是美中之間的問題,範圍也擴展到政治、外交、法律、軍事等方面。其實,這是美國的戰略誤判,中國在南海的維權行動不損害任何人的利益,也無意製造南海地區的緊張局勢。
南海問題不是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問題,中國只是與幾個東南亞國家有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爭議,中國主張通過有關國家的雙邊談判解決。但是,近些年來,總有某些勢力要用南海問題綁架整個東盟,千方百計通過發表聯合聲明等方式向中國施壓。6月14日,中國與東盟在雲南玉溪舉行外長特別會議後,據說東盟向媒體散發了一份聯合聲明稿,聲稱「對近期在南海發生並仍在持續進行的進展感到憂慮」,西方解讀為「對中國的嚴厲指摘」。但隨後又因需要「緊急修改」,把聲明撤回。事後有人聲稱,這是中國向柬埔寨等國家施壓的結果,但洪森首相對此予以駁斥,指出這種說法對柬埔寨非常不公平,無法接受。每個東盟國家都是主權獨立國家,誰都有權根據自己國家的利益作出選擇。明眼人都看得清楚,美國把那麼多的航母駛入南海,才是南海局勢緊張的真正根源。
把區域外的軍事力量引入南海,把南海地區作為一個軍事決鬥場,並不見得對本地區的國家有利。大多數東盟國家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連美國在東南亞最緊密的盟友菲律賓,其新任總統杜特爾特也可能作出某些政策調整。
據美國媒體透露,南海仲裁庭將於7月7日作出裁決。屆時東盟能不能對此發表聯合聲明,發表什麼樣的聲明,值得關注。東盟實行「協商一致」原則,現在柬埔寨首相已經公開表態不同意發表聯合聲明了,事實上已經不能達成一致。對一個法律上屬於非法的裁決不支持,可能是更明智的選擇。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