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AI數據中心推高電價 美普通家庭不堪重負

時間:2025-10-06 05:02:33來源:大公报

  圖:每兆瓦時電力批發成本的組成部分

  隨着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深入發展,其算力需求激增,進而引發了全球對數據中心及計算設備能耗的廣泛關注。美媒最新調查發現,美國AI數據中心附近地區的批發電價比5年前高出267%,而這些成本都轉嫁給了在數據中心附近生活的普通民眾。

  【大公報訊】人工智能(AI)發展方興未艾,高盛最新報告稱,僅過去一個季度,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在內的「7大科技巨頭」在數據中心項目的投資就超過1000億美元。而能源需求巨大的數據中心使美國大部分地區的電力成本創下紀錄,美國普通家庭也要為此買單。美媒對全美數萬個地點的批發電價進行分析,最終數據發現,在數據中心密集的區域附近,現在一個月的電費比5年前高出267%。

  據報道,2020年全美各地的批發電價平均徘徊在每兆瓦時16美元左右,各個能源市場略有差異。2025年,全美許多地區的電價都有所上漲,一些地區的批發價格自2020年以來上漲了一倍多,但漲幅並不均衡,而許多漲幅最大的地區,比如巴爾的摩,都臨近數據中心。報道指出,超過70%的電價上漲幅度較大的地區都位於數據中心附近50英里以內。

  普通民眾分攤電力成本

  美國電價主要取決於兩個關鍵部分:電力本身的成本和輸送電力的服務。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自2020年以來,美國居民平均電價已上漲超過30%,遠超過先前溫和的漲幅。而數據中心的迅猛擴張則進一步加劇了這個趨勢。伴隨着數據中心等大型用電戶的接入,電網升級的固定成本(如輸電線路、變電站和管道建設)需由用戶分攤,導致其他客戶不得不承擔更高的費用份額。

  57歲的斯坦利生活在巴爾的摩,靠殘疾補助金生活,他說,自己家的電費賬單比三年前高出了約80%。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正在迅速推高電費,加之食品、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價格的上漲,已經讓美國普通家庭不堪重負。高盛表示,到2030年,全球AI數據中心的新增電力需求可能相當於7500萬美國家庭的用電規模。金融公司Generate Capital行政總裁克蘭表示,如果不採取緩解措施,數據中心將使其他美國人的生活成本變得十分高昂。他表示,所有這些需求都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導致美國部分電力市場出現限電情況。

  美今冬取暖費料再上漲

  除AI耗電外,電網設備老化與輸電容量不足,也是導致家庭經濟負擔大增的一大原因。多年未更新的輸電系統於高負載時段頻繁出現「電力壅塞」,迫使電力公司啟用成本高昂的備用發電裝置,例如化石燃料機組或臨時購電協議,進一步推升電費。極端高溫天氣頻發、電動車普及率提升,以及整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均進一步推升用電需求。

  美國國家能源援助主管協會(NEADA)9月的最新報告指出,今年冬天美國家庭的取暖費用將會上漲,原因是「電網維護和升級成本持續高企、天然氣價格上漲以及數據中心用電需求的不斷增長」。

  NEADA的研究數據稱,隨着氣溫下降,美國家庭取暖成本平均將增加7.6%,預計增幅最大的是電力(10.2%),這將使2025-2026年冬季平均取暖成本從2024-2025年冬季的1093美元增至1205美元。報告指,對於處於經濟貧困的家庭來說,卻可能是毀滅性的。低收入家庭已經難以支付現有的高昂電費,這些額外的電費上漲將迫使他們不得不在支付取暖費和食品、藥品及其他必需品之間作出選擇。

  智庫美國進步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美超過100家天然氣和電力公司已經上調或計劃在今年或明年上調電費,預計這將影響約8100萬電力公司用戶和約2800萬天然氣公司用戶。

  (綜合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