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藉「創新」「聯繫」貢獻大灣區

時間:2018-04-10 03:16:23來源:大公網

  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出席博鰲論壇的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中新社

  首次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身份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林鄭月娥,昨在粵港澳大灣區分論壇上表示,要實現建設舉世矚目的大灣區的目標,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和中央的大力支持必不可少,香港在「創新」及「聯繫」方面都可為大灣區作重要貢獻,而三大跨境基建年內開通,為促進大灣區發展提供了最佳的條件。隨着大灣區發展規劃很快要出台,粵港澳三地政府正籌備舉行宣講會,並將一起到海外進行推廣。\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何玫、通訊員安莉博鰲報道

  林鄭月娥在演講中表示,亞洲將迎來一個極為重要的十年,推動亞洲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將不單是「規模」或「高速增長」,而是「創新能力」和「與世界的聯繫」,粵港澳大灣區在此背景下特別有意義。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成功將決定於大灣區的創新能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和大灣區能否發揮中國與亞洲其他地區以至全世界的重要聯繫。

  香港助力「引進來」「走出去」

  林鄭月娥認為,無論是創新或是聯繫方面,香港都可以為大灣區作出重要貢獻。首先,「一國兩制」這個創新的政策方針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優勢;粵港澳三地會更好的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互補,打造新的增長點。

  第二,香港擁有自己的經濟、社會制度和法律,加上自由開放的市場、高透明度的規管機制、優良的法治傳統,以及跟國際標準高度接軌的營商環境,可一方面將國際企業「引進來」大灣區,另一方面助力內地企業「走出去」。

  第三,本屆特區政府力求創新,已經先後成立了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以及政策創新及統籌辦事處,正加大力度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發展。

  在「聯繫」方面,香港擁有全球貨運第一、客運第三的國際機場;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五所名列全球100強的大學和優秀的科研能力;正在快速冒起的文化藝術樞紐和與「一帶一路」對接的各方面連通。

  三大基建年內開通促進發展

  香港在未來一年將開通三個重大的跨境基建,即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蓮塘/香園圍新陸路口岸,達至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格局,為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吸引海內外人才提供了最佳的條件。

  林鄭月娥指出,要建設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創新思維、解放思想,以及中央的大力支持必不可少。大灣區發展規劃快將出台,三地政府正籌備舉行宣講會,並將一同到海外推廣,讓三地的人民和海外的企業增強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她表示,對大灣區前景充滿信心,也深信博鰲亞洲論壇將為粵港澳三地政府往後的工作增添動力。

  出席分論壇討論的嘉賓還有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中國深圳綜合發展研究院院長樊綱等。馬興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不久將要出台,為了加強三地的區域協同,廣東省將提升宜商宜居環境,為港澳居民提供便利,提高大灣區的競爭力,建成世界一流灣區。梁維特表示,將在灣區內充分發揮「澳門+」概念作用,推動中醫藥產業國際化和健康旅遊產業合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