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北京報道:珠三角是港商在內地投資最早、最多、最活躍的地區,其中製造業的投資規模和速度,令人矚目。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規劃發展,將為一眾以珠三角為地盤的老牌港企注入活力。在今年兩會上,香港民建聯其中一份提案正是與促進珠三角香港加工貿易企業轉型相關,希望借大灣區發展科創的東風,為「開荒牛」老港企的轉型升級「助力」。
由於珠三角港企多以「加工貿易」起家,導致外界對港企仍保留着「加工裝配」的落後印象。然而,民建聯的調查顯示,儘管大部分港企都是工業品製造商,但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一直在轉型升級的路上奮鬥,不少堅持下來的港企更是「改頭換面」,成功建立自主品牌或者通過技術改進而立足。港企的經營已經向生產鏈的兩端延伸,不少已經擁有發展高檔產品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的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
東莞港資玩具企業龍昌國際便是其中一個例子。該公司總理梁鐘銘介紹,在金融危機到來後,龍昌及早轉型,成立了自主品牌,至今在海外和內地市場依然暢銷。
民建聯指出,對珠三角港企來說,依靠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梁鐘銘也表示,期待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將新技術更加高效地促進港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