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2025年1月,在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天玉咖啡莊園,工作人員在慶祝咖啡豐收。\新華社;右圖:咖啡已經融入雲南人的生活,成為專屬於雲南的新消費符號。\受訪者供圖
「這是我第三次來雲南,明天要走了,聽說昆明有個咖啡文化嘉年華活動,特意過來看看,以前我喜愛買雲南鮮花餅做伴手禮,這次我選了不少雲南咖啡」。這個假期,22度的雲南吸引了全國數億遊客前來清涼度假,雲南咖啡作為中國咖啡的代表,也成為遊客最喜愛的特產之一。
近年來,隨着雲南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的不斷提升,百年前傳入的這粒洋種子,在雲南長出了自己的模樣。近年來,雲南咖啡的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品種不斷優化、技術不斷升級,2024年,雲南咖啡種植面積達126.7萬畝,產量14.6萬噸,精品率近70%,產品遠銷德國、美國、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一季度出口貨值達3.1億元。\大公報記者 譚旻煦
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來到中國雲南大理賓川,他喜歡喝咖啡,但那個時候當地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咖啡,田德能託人從越南帶來了咖啡苗,種在教堂後牆下的土地裏,很快就喝上了自己種植的咖啡,咖啡也就此在雲南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這便是中國咖啡第一樹,也開啟了雲南咖啡種植的大門。
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在的賓川朱苦拉村,幾乎成了咖啡愛好者的「朝聖」之地,很多人不遠千里來這裏看看中國咖啡的活化石。這裏年近九旬老人回憶,自己就是從小喝着咖啡長大的。如今,朱苦拉村13畝古咖啡林依舊生生不息,見證着雲南咖啡的生根和中國咖啡產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
瑞幸星巴克都用雲南豆子
從早期「舶來品」的小眾標籤,到如今融入日常生活的新消費符號,國內咖啡產業市場規模正由千億元級向着萬億元級邁進。目前,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產量及農業產值佔全國98%以上,均居全國首位,成為中國咖啡的代表。
2024年,雲南咖啡種植面積達126.7萬畝,產量14.6萬噸,其中,普洱、保山、臨滄等核心產區表現突出,普洱市綜合產值從2021年的27.8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85.08億元,3年間增長3.06倍,22萬咖農人均收入超過9600元。保山市咖啡產業綜合產值也達90億元。
雲南咖啡不僅種植和產量一路領跑全國,品質也越來越受到品牌的認可,不少現在知名品牌的原料中,雲南咖啡豆的佔比越來越高。業界人士舉例,瑞幸有60%的原料採用雲南小粒豆,蜜雪冰城主打的就是雲南豆,星巴克有專門的雲南豆子銷售。
今年一季度出口貨值達3億
近年來,國際咖啡市場向着精品化發展,雲南咖啡產業的發展與之不謀而合。雲南省農科院咖啡創新團隊資深首席科學家黃家雄表示,從政府到企業再到種植戶,這些年都走在咖啡精品化的道路上,數據顯示,雲南咖啡精品率從2021年的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近70%,精深加工率從20%提升至80%。而這一突破得益於品種優化與技術升級:全省推廣瑰夏、鐵皮卡等優質品種超15萬畝,佔比12.8%。自主選育的「雲咖2號」杯測分數達86.75分,畝產乾豆167.2公斤,是全球平均產量的2.38倍。同時,智能化加工設備廣泛應用,如保山亞洲最大咖啡生豆分揀線可年處理5萬噸原料,精準匹配國際市場需求。
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的不斷提升,帶動雲南咖啡品質邁上新台階,也開啟了雲南咖啡出口的新大門。2024年,雲南咖啡出口量達3.25萬噸,同比激增358%,創歷史新高,產品遠銷荷蘭、德國、美國、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2025年一季度延續強勁勢頭,出口貨值達3.1億元,同比增長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