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航天服必須用手工嗎?能不能用設備替代呢?車間主任李楊說:「從目前的技術能力看,還真不行。畢竟,沒有任何一個機械比手更靈活。」國外也是如此,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製造航天服都離不開手工作業,就連充滿黑科技元素的SpaceX公司,其航天服也一樣。
做手套的師傅郭濃,兩個月要交付6副艙外手套,幾乎每天都在埋頭苦縫。就算是手縫,同樣要求精準,尺寸公差也不超過1毫米。郭濃說,更重要的是,由於航天服的特殊性,不能反覆拆縫,走針的時候務必小心,力爭一次到位。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張萬欣說,經過不斷優化,我國「飛天」艙外航天服目前在軌操作的可達域、精細度、靈活性等方面都有所提高,比如手套的靈活度,可以達到「最小抓握直徑5毫米」的程度。\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