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國高校至少需要萬台機器人

時間:2018-02-11 03:15:59來源:大公網

  「產品落地最重要的是找到應用的痛點。」「真機智能」聯合創始人李興龍發現,內地高校不允許快遞進入,學生取快遞非常不方便。「像清華這麼大的學校,取個快遞要來回兩公里。」因此,團隊就把第一個場景選擇在高校。

  校園快遞是片異常龐大的市場。據2016年首份《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快遞包裹量206億中,高校快遞數量超過7.2億,佔整體的6%;同時創造的206萬就業中,有七萬人是高校快遞直接帶動的。

  這「最後一公里」的空白地帶,為配送機器人提供了利好。李興龍指出,校園是個相對封閉的環境。校區內的道路環境比起校外,複雜大大降低,有利機器人的測試和迭代。以清華這樣規模校園為例,至少需要25台配送機器人才能滿足配送需求。全國高校則至少需要一萬台機器人。「在一些封閉性的園區來做這件事情,可能是目前最利於操作的。但是無人配送的最終目標還是要具備普適性。」李興龍指出,在未來,機器人會逐漸走出校園,實現真正最後三到五公里的配送,並成為城市的基礎設施。目前,已有部分外賣和零售平台和「真機智能」達成合作意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