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戰勝利80周年/數說抗戰歷史 訴說十四年血淚

時間:2025-08-15 05:01:57來源:大公报

  圖:數說抗戰歷史 訴說十四年血淚

  「日本投降矣!」八十年前的今天,《大公報》這五個字,說出了全國軍民浴血抗戰,取得最後勝利的苦澀與歡欣。

  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十四年抗戰血淚、三千五百萬同胞傷亡、三十萬南京大屠殺冤魂、三年零八個月香港的悲慘歲月……這些數字承載着沉甸甸的歷史,每組數字背後都有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戰故事。

  鑒往事,知來者。《大公報》梳理了八十組抗戰數據,與讀者一起「數說」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大公報記者 陳淑瑩

  日軍野蠻侵略 激起中國人民頑強反抗

  一 中國抗日戰爭打響了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二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法西斯入侵波蘭,九月三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三 一九三七年八月八日南口戰役:經過十八天浴血奮戰,中國軍隊殲敵一萬五千人粉碎日本軍國主義三個月亡華的妄想。

  四 中國被直接和間接捲入抗日戰爭人口達四億。

  五「日本投降矣!」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大公報》頭版用超大號五個鉛字向全國人民宣告了抗戰勝利的消息。

  六 盧溝橋事變後,《大公報》六度遷館,義不受辱,發出了「吃下砒霜,毒死老虎」的鏗鏘誓言,絕不在日寇鐵蹄底下出版一天。

  七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七時,香港總督楊慕奇在九龍半島酒店向日軍無條件投降,香港淪陷。

  八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八路軍於平型關首戰告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之說。

  九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爆發,開啟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十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對日本宣戰,至此,中國獨立抗戰已持續十年。

  一一 一九四六年一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成立,由中、美、英、蘇、法等十一國代表組成。

  一二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淪陷,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平均十二秒就有一個無辜生命被殘害。

  一三 一九三八年二月到十月,13萬噸軍用物資經九廣鐵路轉運至華中、華東沿海和西南地區主要戰區。

  一四 持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人,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五千億美元(按一九三七年比值計算)。

  一五 南京大屠殺中,零星屠殺案八百五十八起,屠殺十五萬人,大規模集體屠殺案二十八起,屠殺逾十九萬人。

  一六 至一九四○年八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部隊由抗戰開始時的五萬多人發展到五十餘萬人。除陝甘寧邊區外,在華北、華中、華南創建了十六塊抗日民主根據地。

  一七 《大公報》積極參與「航空救國」運動,一九三九年以募捐所得資金從德國購買了一架H-17滑翔機,命名「大公報」號,成為中國第一架大型滑翔機,用於抗戰前線。

  一八 日軍在侵華期間於中國十八個省區,使用化學武器多達二千多次,造成數以萬計的軍民傷亡。

  一九 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日軍製造「一.二八」事變。第19路軍奮起抵抗,淞滬抗戰開始。

  廿 一九四○年八月二十日起,八路軍發動了百團大戰,參戰部隊達到一百零五個團超過二十萬人,進行大小戰鬥逾二千次。

  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鬥 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二一 一九三八年八月「八一三」紀念日獻金活動:香港華商總會和十二間銀行分設獻金台和獻金箱,籌得救國捐款近二十一萬港幣。

  二二 戰前香港共有四十七家銀行。一九四二年二月,佔領當局只准許二十二家華資銀行復業,對於其他交戰國銀行一律予以清算。

  二三 日軍在香港擔任作戰任務的是華南駐軍第23軍的第38師團,加上海空軍以及輔助部隊,總兵員一萬五千人以上。

  二四 一九三七年底,日本陸軍增至二十四個師團,二十一個在中國戰場。

  二五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四日,孫中山先生夫人宋慶齡在香港創立「保衛中國同盟」。成立首年,募集港幣二十五萬元捐款和物資支援抗戰。

  二六 一九四二年元旦,全球二十六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二七 從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六日起,日軍先後役使二十七萬名亞洲勞工修建連接泰國和緬甸的鐵路。

  二八 一九四六年四月二十九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起訴東條英機等二十八名甲級戰犯。同年五月開庭,審判歷時兩年半,開庭八百一十八次,宣判詞長達一千二百一十三頁,宣讀了八天。

  二九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日軍向北平的南大門南苑發起進攻。南苑守軍傷亡超過五千人。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兩位將領壯烈殉國。

  卅 南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慘死於日軍屠刀下。

  三一 在一九三八年其中的三十一星期裏,九廣鐵路華段受到日軍大肆轟炸,運送物資受影響,日均運輸量約有一百四十至四百噸。

  三二 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傷亡三十二萬人。

  三三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民兵共作戰超過四萬二千次,斃傷俘日、偽軍超過三十三萬人。

  三四 三十四萬名八路軍將士血灑疆場,為國捐軀。

  三五 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一日,三十五萬日軍多路向武漢推進,與一百一十萬中國守軍在武漢等地血戰。「武漢會戰」是十四年抗戰中,中國投入兵力最多、歷時最長的戰役。

  三六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三十六架日軍戰鬥機襲擊啟德機場。

  三七「37分鐘版本馬吉影像」是反映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最全面的核心證據之一。

  三八 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三日《大公報》香港版創刊。

  三九 從一九四二年初起,中國軍隊赴緬支援英軍抗日,先後投入逾三十萬兵力。三十九個月內殲滅逾六萬日軍。

  四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四十萬名亞洲女性淪為日軍「慰安婦」。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

  四一 四二 一九四一、四二年秘密大營救:游擊隊將八百多位文化名人、民主人士安全送出香港,被譽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四三 抗戰時,海外華僑捐款總計超過十三億元,僑匯達到九十五億元以上,佔當時中國軍費的43%。

  四四 一九四一年「黑色聖誕」,香港淪陷,全港市民經歷了四十四個月的苦難深淵。

  四五 一九四二年一月起,四十五個月內,日軍從華北地區輸出的強制勞工超過二百六十萬人。

  四六 一九四五年四月至六月,中、美、英、蘇四國發起,在舊金山召開有四十六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討論制定《聯合國憲章》。

  四七 衡陽保衛戰:十萬以上的日軍包圍了一萬七千名中國軍人。經過四十七天血戰,衡陽最終在一九四四年八月八日陷落。

  四八 戰後流落香港的日本軍票達十二億,按照日本香港佔領地總督部的最後兌換率,總值四十八億港元。

  四九 從一九三八年開通至一九四五年抗戰結束,滇緬公路運入中國的戰略物資約四十九萬噸,是名副其實的抗戰「輸血線」。

  五〇 日本戰敗後,一百二十八萬日軍向中國投降,佔當時日軍海外投降總兵力50%以上。

  五一 一九四五年五十一個國家代表先後簽署了《聯合國憲章》。同年十月二十四日,聯合國正式成立。

  五二 護航大隊和港九大隊海上中隊,在三年多的海上游擊戰中,共俘獲敵船43艘、擊沉7艘,擊斃日寇52人、俘36人,擊斃偽軍近百人、俘50餘人。

  五三 五四 重慶遭受日軍長達五年六個月的野蠻轟炸,尤以一九三九年「五三、五四大轟炸」最為慘烈。僅兩天,重慶傷亡逾六千人,被炸毀燒毀房屋近五千幢,二十五萬人流離失所。

  五五 戰前香港有一百六十萬人,日軍投降時,香港人口只餘五十至六十萬人。

  五六 一九三七年六月有百多萬城鄉居民的南京,至十二月初估計只餘四十六至五十六萬人。

  五七 日佔時期,香港共有五十九所學校,其中以日語教學為主的學校多達五十七所,學生四千三百多人。(戰前香港有六百多所學校,學生十一萬人。)

  五八 偽滿洲國建立後,日本設立「滿映」,以電影作為宣傳工具,其時在東北由日本人經營的影院有五十八間。

  五九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抗擊侵華日軍的比例是:1938年近59%,1941年75%,1945年69%。可見敵後戰場逐步成為全國抗戰的主戰場。

  六〇 至一九三八年十月,中國戰場牽制日本兵力佔海軍總數60%、航空兵力三分之二、陸軍總數94%。

  銘記苦難的烽火歲月 珍惜血染的勝利成果

  六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殲滅一百七十多萬日偽軍,自身傷亡超過六十一萬人。

  六二 一九四三年八月全國六十二萬偽軍中,90%以上被共產黨抗擊。

  六三 抗戰中中國圖書損失超過274萬冊。其中廣東損失圖書超過六十三萬冊。

  六四 七七事變後,中國被日軍毀壞的工廠逾三千八百多家。其中南京的工業資產損失80%,無錫64%。

  六五 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五年,通過「駝峰航線」運到中國的物資共六十五萬噸。

  六六 一九四二年四月,英軍在緬甸仁安羌陷入危機,中國遠征軍第66軍新編第38師主力奉命增援,救出七千多名英軍。

  六七 一九三九年二月再版的《抗戰歌曲集》,收錄救亡及普通歌曲六十七首、紀念歌曲十首等,鼓舞人心。

  六八 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殲滅日軍超過五十七萬人、繳獲長短槍六十八萬支。

  六九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一九四三年冬,日本在中國的陸軍佔據總數最高達到69%。

  七〇 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斃傷俘日軍一百五十餘萬,佔日軍在二戰中傷亡人數70%以上。

  七一 敵後抗日根據地人民群眾同樣犧牲巨大,傷亡六百萬人。如晉冀魯豫根據地傷亡群眾有一百二十多萬人,晉察冀根據地傷亡群眾有七十一萬人。

  七二 日佔時期,香港大米價格不斷上升,一九四四年年底每斤軍票十八元,一九四五年七月升至每斤軍票九十元,七個月內暴漲七十二元。

  七三 兵工署第二十五兵工廠從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六年,累計製造槍彈三億多發、手榴彈七十三萬枚等,為抗戰前線提供了大量彈藥補給。

  七四 抗戰期間,中國字畫損失超過一萬五千件,價值超過七十四萬元。

  七五 十四年間,約75%的亞洲慰安婦死於日軍蹂躪,人數約有三十萬。

  七六 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三年七月,日本空襲中國非軍事目標,造成超過七十六萬人傷亡。

  七七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標誌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七八 人體的絕對含水量是78%,這數據是上萬中國百姓,被日軍731生化部隊活活蒸乾,最終獲得的。

  七九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華僑捐獻飛機七十九架、卡車和救護車六百五十多架支援抗日。

  八〇 二○二五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