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人民日報: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達到富足標準

時間:2018-02-05 17:34:31來源:大公網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歲寒時節,大部分地區氣溫接連創下新低,然而,經濟領域卻不乏騰騰熱氣:

  作為經濟晴雨表,1月份股市熱火朝天,上證指數11連漲,創出近年來最長連陽紀錄。

  冰雪小鎮達沃斯熱鬧非凡,在美國「退群」和英國「脫歐」大背景下,世界高度期待中國聲音,直接掛名「中國」的論壇超過10場。

  春節旅遊消費持續升溫,各大旅行社預訂信息顯示,今年境內旅遊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15%……

  這抹冬日里的暖色,來自經濟增速的超預期。在「失速」「硬着陸」等懷疑的目光中,中國經濟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年報,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9%,首次突破80萬億元大關。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復蘇中的一大亮點,聯合國日前發布的《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認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的1╱3依仗中國。

  這份冬日里的暖意,來自發展的高質量。服務業穩居中國經濟第一拉動力,消費繼續成為首要引擎。傳統動能提質增效,迎來浴火重生後的好日子,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新動能逐漸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共享經濟、數字經濟、平台經濟迅速成長,中國經濟「新」意越來越濃。

  這陣冬日里的暖風,更來自百姓的獲得感。錢包鼓起來了——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3%,繼續跑贏GDP。環境好起來了——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去年同比下降6.5%,單位GDP能耗下降3.7%,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日子更加美起來了——中國居民恩格爾系數2017年降到29.3%,達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劃定的富足標準。

  當改革開放步入「不惑之年」,中國經濟也邁過了80萬億元的重要關口,兩者偶然又必然地走到一起,再次向人們昭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當又一個春天的腳步臨近之時,回望中國經濟令人自豪的成績單,我們不難感受到改革開放的巨大魅力。

  正是全面深化改革,讓中國經濟活力四射、動力十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高質量發展之路馳而不息。簡政放權,激活市場主體,去年日均新增1.66萬戶企業。價格改革,放手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說了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完善。國企改革,央企發展更有含金量,收入利潤創歷史最高水平。減稅降費,連續兩年超萬億元,企業輕裝上陣,市場「放水養魚」。

  正是全方位對外開放,讓中國經濟海闊天空、行穩致遠。「一帶一路」連結歷史與未來,去年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同比增長17.8%。自由貿易實驗區由點到面,成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領頭羊」。投資高地加快形成,去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同比增長27.8%。金融市場准入開放路線圖亮相,允許外資控股境內金融機構,金融業步入深度開放期。外貿「朋友圈」越來越大,我國貿易夥伴經濟體量佔全球經濟總量的80%。

  改革奔涌向前,歷程值得銘記。不久前,中國首家「改革開放博物館」——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正式對外亮相,還原時代記憶,展于今世,傳之後人。從上世紀70年代末在全球僅有1.8%的佔比,到去年佔世界經濟總量15%的第二大經濟體,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是今年舉世矚目的一大盛事,也是為新時代、新征程擂響的戰鼓,而最好的紀念,無疑就是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開放硬招實招。

  「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的鏗鏘話語,向世界宣示着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唯改革者進,這注定是一條汰舊立新、攻堅克難的坎坷之路,注定是一條鳳凰涅槃、脫胎換骨的希望之路,也注定是一條通往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需要以更大的魄力推促改革、擴大開放,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穩中有進。相信在又一個歷史節點到來時,今天的變革與成就必將被更好地紀念。

  (大公文匯全媒體中心供稿 圖片來源:新華社)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