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廣西演鬥馬 東盟好手「打同年」

時間:2017-11-21 03:16:44來源:大公網

  圖:在廣西鬥馬節,東盟賓客表演當地特色舞蹈,並與苗族共「打同年」/大公報攝

  11月18日,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舉行第十七屆鬥馬節,苗族群眾最喜愛的民間娛樂活動「鬥馬」再度上演。當天,來自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11個東盟國家和地區共數百名賓客同跳踩堂舞,並與融水苗族共演舞蹈,共同上演一場「國際範兒」的「打同年」。/大公報記者 朱曉峰

  先牽出一匹年輕母馬到場作媒介挑逗公馬,出場的兩匹公馬都想親近母馬,由此引發一場決鬥。兩匹公馬或咬或踢或高高站立,時而打成一團,時而拚命追趕。當天,60匹駿馬為爭奪「紅顏」輪番上場,捉對廝殺,激烈異常,數萬名觀眾狂呼吶喊聲此起彼伏。

  曾是古老婚姻裁決儀式

  融水縣鬥馬協會會長莫健說,「鬥馬」在融水已有數百年歷史,相傳這項活動源於一項婚姻裁決的方式:在村寨,若出現幾個男青年同時追求一個姑娘的情況,寨佬就組織鬥馬比賽,誰的馬鬥贏,誰就有權去娶他所喜歡的姑娘。隨着歷史的不斷變遷,「鬥馬」婚姻裁決功能逐退化,演變而成苗家人年節坡會的一項盛大賽事。

  隨後,來自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11個東盟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賓客在融水同跳踩堂舞,表演《泰國熱情東北舞》和《越南扇子舞》,並與融水苗族共演舞蹈《一抹紅》,共同上演一場「國際範兒」的「打同年」。

  借建設「一帶一路」擴朋友圈

  客方東盟「同年」先向主方「同年」村寨進發,進寨後,主方「同年」吹着蘆笙,後面跟着鮮花隊和牽牛、牽羊、抬豬、放鞭炮的隊伍,圍着客方「同年」走三圈,意為熱烈歡迎並正式結下友好情誼。在「打同年」的三天兩夜中,百家人吃百家飯,結交天下朋友。

  融水苗族自治縣旅遊局副局長韋學芳表示,原來的「打同年」只是本地苗族民眾之間交朋友的一種形式,為了擴大本地人的「朋友圈」,2015年該縣通過鬥馬節的平台,邀請中國其他四個苗族自治縣「打同年」;今年則借助建設「一帶一路」的契機,邀請東盟國家友人結交「同年」,期望打造融水苗族自治縣「秀美融水,風情苗鄉」的旅遊名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