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位美國工人在俄亥俄州中國福耀玻璃集團莫雷恩工廠工作/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10日,特朗普結束他出任美國總統後的首次訪華之行。近日來,多位學者與專家在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數場活動中,就特朗普訪華成果及中美關係進行深入交流。
此次中美簽下創紀錄的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謝韜看來,較之以往,這筆「大單」的內容體現出中國從買美國貨到投資美國的轉變。中國的資本開始走向美國,也為美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據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介紹,兩國元首認為,中美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方面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重要責任,強調中美關係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全球影響,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中美關係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元首外交」的重要性亦得到突出。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表示,過去幾個月間,中美關係存在從「良好開局」到「良性發展」的過程。兩國元首之間的多次密切溝通發揮了對中美關係的戰略引領作用,對兩國關係的平穩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特朗普此次訪華之行的「首站」是故宮,為此番國事訪問「加」上了人文交流的溫度。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特聘教授賈文山說,國事訪問應建立在文化交流與理解的基礎上,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也將有助於貿易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