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之3/內蒙古新牧民 靠「屏幕」打開市場大門

時間:2025-09-06 05:02:37來源:大公报

  圖:蒙港學子品嘗鹹味內蒙古奶茶。

  清晨的內蒙古輝騰錫勒草原,來自「白馬部落」的新牧民達來在蒙古包前,將剛擠出的鮮奶倒入銅鍋。熬製奶茶的香氣瀰漫開來時,他的手機屏幕亮起──是一條來自呼和浩特老客戶的微信:「達來兄弟,再給我發20斤奶豆腐,要小包裝的。」近年來,達來利用物流業發展,讓自家羊肉走出草原,甚至賣到廣東。同時,他希望開發體驗草原生活的文旅產品,吸引客戶,傳播文化,他還計劃利用互聯網記錄草原生活以增加收入。

  近年來,在內蒙古自治區民委的大力推動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項計劃」正讓更多新牧民像達來一樣,既守住牧鞭又重視「屏幕」,在傳承遊牧文化的同時亦打開數字時代的市場大門。8月14日,「2025年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的蒙港學子走進輝騰錫勒草原,體驗大草原的當代牧民生活。\大公報實習記者 田季冉

  輝騰錫勒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地處陰山北脈、大青山東段,不僅有廣袤無垠的綠色草甸,有悠閒吃草的羊群,還有錯落有致的大風車。

  賣羊肉到廣東 冀發展文旅

  「草原五畜裏,羊是最實在的。」他掰着手指算賬,「一隻成年羊能賣到2000元,但得養足三年。」達來解釋說,「這些羊吃的是輝騰錫勒的野韭菜和沙葱,所以肉裏都自帶香味。」近年來,隨着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達來的羊肉也隨之走出了草原,「去年冬天,我通過冷鏈成功將羊運輸到廣東。有個廣州老闆做成生意之後,他又在春節時給家裏訂貨。」

  雖然自家的羊肉銷售火爆,但達來也清楚看到瓶頸。「光靠傳統畜牧業無法致富。」他望着遠處聞名全國的黃花溝景區說,要是能讓遊客來現場吃現宰的羊,體驗草原牧羊人的生活,那價值就完全不一樣了。

  達來所處的「白馬部落」近年來發展成為一個熱門的研學基地,雖然這裏的文旅項目尚未正式開展,但達來的蒙古包已接待過不少「找上門」的遊客。達來告訴記者,曾有香港客人突然造訪,他就帶他們做奶茶、學騎馬和射箭,向他們展示蒙古搏克(摔跤)。

  「我們計劃把傳統的射箭、搏克等活動開發成標準化的體驗項目。」達來介紹說,比如射箭體驗,他會從歷史淵源講起,讓遊客了解這項技藝從狩獵工具到體育競技的演變過程。為了最大程度保護草原生態,達來選擇可移動式的體驗區方案。所有設施都可以隨時拆卸搬運,就像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傳統一樣。

  目前,達來已經和旅行社洽談合作,希望推出「來白馬部落體驗蒙古人一天的文旅計劃」。按照達來的設想,他要做的不是簡單的表演,而是讓遊客真實體驗蒙古族的文化精髓。這樣既能豐富遊客的草原之旅,也能為牧民帶來額外收入。達來對未來充滿期待。

  「現在這個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與記者交流中,達來會不時看看手機,「我們得學會用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平台,讓更多人了解真正的草原生活。」這位37歲的蒙古族牧民坦言,新時代的牧民一定要學會借助新媒體平台來推廣草原文化。

  談起他的新媒體計劃,達來眼睛閃着光:「我想把『牧民的一天』完整記錄下來。從清晨4點擠牛奶開始,到傍晚趕羊群回圈,讓大家看看我們草原上馬匹的真實生活。」他邊說邊比畫着拍攝角度,「特別是蒙古馬,牠們是草原的靈魂,我想拍牠們奔跑、吃草,和小馬駒互動的每一個瞬間。」

  100匹馬是遺產 1部手機是未來

  「100匹馬是祖輩的遺產,1部手機是未來的鑰匙。」站在自己家的草場中央,達來望着低頭啃食牧草的數百匹蒙古馬,又低頭看了看手機屏幕上正在編輯的「草原體驗活動」文案。達來說,「我父親一輩子沒離開過牧場,而我正在學習怎麼把牧場『搬』到手機裏。」

  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農牧局的最新規劃裏,像達來這樣的牧民都將接入「景區+牧戶」數字系統。當草原遇見互聯網,新牧民的致富經才真正翻開了下一頁。相信在不久之後,一條條關於草原生活的短視頻隨之飛向雲端,去往那些從未到過草原的人們眼前。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