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五月十一日,中美戰略重大項目「波音七三七完工和交付中心」在舟山朱家尖航空產業園開工/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海巖北京報道:今年以來中美高層良性互動,今特朗普政府卻揮起「301」調查大棒。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貿組織(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對此表示,美國啟動301調查的目的主要是威懾,執行制裁的可能性不大,惟中方也要及早準備應對,與美方積極對話,謹防其他國家參照美國提出相應法案的連帶效應。
屠新泉指出,301調查結束後採取的措施必須符合WTO規則,美國單方面制裁或引發貿易戰。「威懾就是要把調查結果當成談判的籌碼,我發現你不對,可以告到WTO,直接制裁概率很小。」屠新泉認為,特朗普在國內施政頻頻受阻,被迫在對外經貿問題上尋求「突破」。專家分析,按照歷史經驗,美國301調查可能性有三:一,調查演變成為WTO訴訟,中美雙方並無意願進行具有建設性的對話和討論,最終美國向WTO提出申訴,中國政府則向WTO提出反訴;二;中美雙方進行雙邊磋商,通過會談達成一系列共識解決爭端;三;化雙邊磋商為多邊磋商。
業內分析,美國啟動301調查後,中國機電、服裝、玩具等行業受影響較大,此次調查針對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中國在美科技型企業或面臨直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