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天舟飛船首在軌釋放立方星

時間:2017-08-02 03:16:41來源:大公網

  圖:八月一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在軌釋放一顆立方星。圖為今年四月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首次自動交會對接畫面/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平台宣布,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8月1日15時03分成功在軌釋放一顆立方星,地面隨即成功捕獲立方星。官方表示,這是中國首次通過飛船系統採用在軌儲存方式釋放立方星,為後續空間站開展微納衛星部署發射及在軌服務奠定了技術基礎。

  隨着微電子、微機械、納米等技術的發展和衛星設計思想的創新,衛星正變得越來越小。航天專家表示,1999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湯姆.肯尼提出立方星的概念,其重量為1千克,體積為10厘米×10厘米×10厘米(也叫1U)。由若干顆立方星(若干個U)可以組成立方體納衛星。此後,這兩種小衛星得到了飛速發展。立方星或立方體納衛星可廣泛用於通信廣播、對地觀測、科技試驗等各個領域。

  立方星具光學遙感功能

  官方表示,天舟一號釋放立方星的試驗是中國首次通過飛船系統採用在軌儲存方式釋放立方星。通過這一試驗,完成了非火工品裝置的分離解鎖技術、部署發射器與立方星間接口匹配技術以及部署發射器製造的材料和工藝保證技術驗證,為後續中國空間站開展微納衛星部署發射及在軌服務奠定了技術基礎。

  據介紹,本次通過天舟一號在軌釋放的立方星為標準3U結構,安裝在立方星在軌部署發射器內,於今年4月20日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已在軌儲存104天,該星的主要任務是開展相關航天新技術試驗驗證。

  內地媒體此前報道稱,天舟此次在軌釋放的是對地觀測微納衛星「絲路一號」科學試驗衛星01星。其整星收攏尺寸僅為330毫米×100毫米×100毫米,質量不超過4.5千克,設計軌道高度400公里,具備光學遙感對地觀測能力。

  絲路一號01星是「絲路微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該衛星群計劃以增強導航和遙感為主的多任務多載荷微小型衛星組成,將為西部地區及絲路沿線國家提供便捷穩定的增強導航和遙感影像服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