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實習記者王穎雯、蘇琬斯庫倫報道:蕎麥,起源於中國,最早在公元前5世紀《神農書》中就將蕎列為八穀之一,不僅可以當作糧食,亦有藥用價值,《本草綱目》就曾提及「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渣穢」。在現代的研究中,更發現蕎麥有降血壓血脂血糖的作用。
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盛產蕎麥和雜糧雜豆,蕎麥年產1500萬斤以上,一直有「中國蕎麥之鄉」的美譽。2006年,「庫倫蕎麥」通過了國家工商總局原產地商標認證註冊。
如今,庫倫的蕎麥黃酒、蕎麥白酒、蕎麥米、蕎麥麵等系列產品不但在內地銷售,更走出國門,遠銷至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
據了解,庫倫的蕎麥均是純天然的。經動物試驗後證明除能起保健功效外,還能抗氧化,控制糖尿血糖、有降血脂等功效。
此外,研究還發現,當地的醫藥公司利用蕎麥加工提煉製成的油菜蜂花粉對前列腺病的治療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