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技術落地/科研對接產業 實驗室助力全球發展

時間:2025-09-09 05:03:07來源:大公报

  圖:超算中心是湖南最強的「超級大腦」。圖為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引擎——與華為、中科曙光打造的5A級智算中心。\大公報記者姚進攝

  歐洲的風能發電站、意大利的高鐵隧道、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稻田……這些遍布全球的產業場景,都與長沙市內實驗室中的科研成果緊密相連。作為同時擁有3所「985」高校,僅次於京、滬的城市,長沙的科研力量正把一篇篇論文變成看得見的產業應用。

  走進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天河一號」風扇轟鳴,機房另一側,全新升級的「天河新一代」高速運轉,每秒可執行20億億次高精度運算,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

  「超算中心是湖南最強的『超級大腦』,既支撐科研,也推動產業落地。」湖南大學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副主任肖晟表示,長沙已形成國產化計算機產業鏈,其產業規模躋身全國第一梯隊。他形容,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就是要「一頭連頂尖科研,一頭接產業需求」,讓超算成果最終變成「長沙智造」。

  在馬達加斯加稻田裏收割的金燦燦雜交水稻,背後就有長沙科研團隊的身影。岳麓山實驗室被稱為「種業國家隊」,正瞄準打造「中國種業硅谷」,突破種業「卡脖子」難題。岳麓山實驗室副主任、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張德詠透露,實驗室已落地134項國家級重大項目,並與馬達加斯加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