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供需錯配 需靠「強技術」破局

時間:2025-09-14 05:02:32來源:大公报

  圖:位於浙江省金華市金義新區的潤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5G車間,自動化設備在生產光伏組件。\新華社

  「光伏產業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在於推動技術創新與市場機制的深度協同,實現從規模競爭向價值競爭的轉型。」新華社新華指數研究院原執行院長周文龍對《大公報》表示,當前行業困境的核心癥結在於供需錯配。數據顯示,高端技術產品如N型電池、鈣鈦礦疊層電池的滲透率仍較低。「低價競爭模式雖能在短期內擴大市場份額,卻會擠壓利潤空間,抑制創新動力,最終損害行業整體競爭力。」

  不少業內人士也都認為,光伏「內捲」的破局關鍵在於「強技術」。「捲價格不如捲自己的技術。」在眉山璉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唐旋看來,企業只有不斷創新,降本增效,才能穿越行業周期。當前,太陽能電池技術正加速迭代,璉升光伏選擇專注異質結電池技術,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之路。唐旋介紹,公司在生產工藝上取得突破,將原料成本降低8分/W,同時大幅提升可靠性,當前佔據了15%左右的國內異質結電池片市場份額。

  全球化布局已成行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周文龍建議,企業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例如,鼓勵頭部企業通過在海外建設光伏電站,帶動自主研發的智能運維系統出口,實現了從「產品輸出」到「技術標準輸出」的跨越。周文龍表示,光伏產業的未來在於構建「技術迭代─市場出清─標準引領」的良性循環,而這一過程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形成合力。\大公報記者任芳頡、蘇雨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