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豫供港菜夕發朝至保鮮活

時間:2017-07-11 03:16:20來源:大公網

  圖:天邦蔬菜技術總監向港傳媒學子一行介紹供港蔬菜\實習記者彭晨暉攝

  長期以來,香港所需的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資主要靠內地供應。7月5日,參加「2017范長江行動中原行」的香港傳媒學子到訪河南省第一個規模化、標準化的供港蔬菜基地——河南鄭州天邦蔬菜基地。這裏生產的芥藍,嚴把質量關,並在摘下的第二天就可以出現在港人的餐桌上,真正做到了夕發朝至。\大公報實習記者 彭晨暉、胡曉蕊、張慧娜鄭州報道

  站在河南天邦蔬菜基地的菜地邊上,放眼望去,一片油綠。三名農工正在採摘芥藍,他們手法嫻熟,新採摘的芥藍排放在手臂中。不過一會兒,這些芥藍整整齊齊地排滿了籮筐。另一頭,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將冷庫中取出的一箱箱農產品送上貨車的傳送帶。「我們今天採摘,下午發車,第二天一早就能出現在香港的菜市場。」天邦蔬菜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三道檢驗關口守「舌尖安全」

  蔬菜基地內制定了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和生產技術流程,建立有生產和農業投入使用檔案,操作流程都有詳細記載,並按照農業部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和農藥安全使用準則規範科學用藥,嚴格控制農藥、化肥使用量,從而為香港提供無公害蔬菜。

  天邦蔬菜技術總監劉運廣說,「農產品都經過分期分批採收上市,每批產品都須通過質量檢測室,進入市場後,消費者通過掃二維碼就知道這個產品是哪批播種,什麼品種,產自哪一塊,農藥含量多少。」

  此外,在整個生產運輸過程中,供港蔬菜至少要經過三道檢驗關口,首先配送中心的商戶必須是在當地檢驗檢疫局備案的基地,需要取得相應的資質;蔬菜運入配送中心後,在進入加工環節之前會經過當地的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最後商家也會進行檢查。在這一系列的檢查中,如果查出那個基地的蔬菜不合標準就會面臨嚴厲的懲罰,因而供港蔬菜的質量才可以得到保證。

  劉運廣介紹,隨着國家農業的轉移升級,企業也得轉移升級,主要包括蔬菜標準化種植、綠色蔬果配送、電子商務以及蔬果標準化、集約化、規範化育苗等。這種產業鏈模式使供港蔬菜更加安全。

  農藥殘留低 走俏內地市場

  在內地銷售的高檔蔬菜主要是有機蔬菜、綠色蔬菜及無公害蔬菜等,但在認證管理上卻無法得到有效的監管。相比而言,供港蔬菜在食品安全保障、監管力度上更加嚴格,產品品質也更有保障,因而供港蔬菜在內地也備受消費者青睞。

  劉運廣表示,任何蔬菜不可能做到農藥完全無殘留,但是供港蔬菜的農業殘留量遠遠低於規定標準,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根據香港2014年8月頒布的《食物內除害劑參與規例》,香港食物採用的農殘標準是參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釐定的最高殘餘限量,其參考標準遠遠多於內地。也正因如此,「供港蔬菜」成為內地市場無公害高質量蔬菜的標準。

  由於生產成本、規格質量、挑選損耗及質量安全監管導致整體成本增加,供港蔬菜的價格比普通蔬菜高出20-40%左右。儘管如此,供港蔬菜依舊是內地大型購物超市裏的熱銷品,其最大的市場競爭力就在食品安全上的重重把關。「畢竟哪怕我們的產品被查到有一次不合格,都會被永久取消供港資格。」劉運廣如是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