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9月18日,「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在遼寧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舉行。\大公報記者于珈琳攝
【大公報訊】記者于珈琳瀋陽報道: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4周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舉行。奏唱國歌後,上午9時17分,參加儀式的14名各界人士代表,來到鑄有「勿忘國恥」的警世鐘前,共同撞響警世鐘14下,寓意中國人民堅持不屈不撓、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9時18分,瀋陽市拉響防空警報,淒厲的防空警報聲劃破長空,主要街路的機動車停駛鳴笛。同時,遼寧省各地也同步拉響防空警報,火車、輪船、汽車鳴笛3分鐘。
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在講話中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和全省人民,向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老同志及抗戰烈士遺屬,致以崇高敬意;向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向慘遭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者,表示深切哀悼。
96歲老戰士駁斥「日本功績說」
曾經歷那段家國破碎的苦難,現場參加儀式的抗戰老戰士、96歲的遼寧省軍區原參謀長程茂友在儀式結束後久久不能平靜。「九三閱兵時,當在現場聽到《松花江上》時,很快我就掉淚了。」這令他想起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侵華鐵蹄下生活的中國人民的悲慘。「我出生在1930年,三四歲時我就體會到亡國奴的生活。」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程茂友用他的親身經歷講述起侵華日軍在中國的纍纍罪行。
「當時國已不國,在我們國家土地最肥沃富饒的東北,我們的百姓卻吃不飽穿不暖。糧食哪去了?」對於近年來日漸有聲量的「日本侵華發展了東北工業」的「功績說」,老先生予以鏗鏘駁斥,「僅1944年一年,日本就從東北運回800多萬噸糧食,此外,還用東北的糧食支援侵略中國的日軍,作為軍糧。我們東北同胞還要在鐵蹄下做勞工、『勤勞奉仕』。」他的話擲地有聲,「可是這些人不知道,日本鐵蹄下東北工業的誕生、交通的發展,是我們中國勞工的白骨和血換來的!」他特別提到在遼寧省撫順市的平頂山萬人坑,「那裏埋的白骨都是我們東北同胞的年輕骨肉,日本侵略者是用我們中國人的生命來搶奪我們東北的資源,支持他的軍國主義的戰爭!還有人說這是他們的功勞,到底是罪還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