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亦被視作今年經濟工作會議相關部署風向標。這次會議提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有專家分析,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於中國經濟在「防風險」中「穩增長」,而國企和金融等內部改革、消費及「一帶一路」戰略將成經濟增長引擎。
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對指導明年經濟工作具有特別重要意義。要在保持社會穩定前提下,推進關鍵領域工作取得突破。同時,會議亦提出,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領域金融風險顯現,部分地區困難較大等。
產能過剩金融風險需注意
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如何在「防風險」中「穩增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研究部副主任相均泳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明年還需進一步深化,確保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關停,保留優質產能。相均泳還說,今年以來很多殭屍企業被關停,帶來了債務重新處理、人員重新安置等問題,並關涉到金融風險,因此明年政府應特別關注這一領域。
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增長引擎問題,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認為,首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還要依靠改革提升內生動力。具體而言,國企改革、金融改革、政府行政改革將是內部改革的關鍵。
「除了依靠改革提升內生動力,依靠『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新型開放也是一個重要方面。」黃劍輝說,以往中國的對外開放一直非常重視歐美日,未來則應該通過「一帶一路」把開放重點轉移到亞非拉,這樣整個棋局就通盤活絡了。
相均泳認為,消費仍將是拉動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目前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已達七成,特別是今年「雙十一」,當天交易額即突破1200億元人民幣,創下新紀錄。「當消費達到一定量級後,它對經濟增長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了。」
年經濟增速料6.5%以上
談及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黃劍輝認為,預計還會在6.5%-7%之間,最終實現在6.7%的概率較高。相均泳則認為,明年經濟增速預計會處於6.5%-6.6%之間。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預計,明年經濟增長目標應該在6.5%左右。由於中國經濟仍將面臨房地產銷售放慢、汽車銷售放慢、順差減少等壓力,預計宏觀政策基調仍將以保增長、防風險為主,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預計明年經濟增速不會超過今年,將在6.5%至6.6%之間浮動。劉元春還說,明年經濟將從單純的經濟目標向細項目標轉變。從目前形勢看,中國經濟穩增長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降中趨穩的基礎仍不牢靠。明年一是要從增速趨穩入手,控制風險,為結構性改革向基礎性改革轉變提供重要前提;二是要關注居民收入增速問題,並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轉移支付加大民生工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