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入境處在香園圍口岸工程期間增設臨時櫃枱,應付通關人潮。\大公報記者古倬勳攝;右圖:市民遊客可利用公共交通前往香園圍口岸。
【大公報訊】記者古倬勳、莫雲報道:暑假將結束,不少市民趁尾聲前往深圳消遣,香園圍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多項數據刷新紀錄。首個採用「人車直達」設計的香園圍口岸管制站,自2023年2月開放客運通關以來,客流量持續攀升。本月10日更創下單日出入境11.5萬人次的歷史新高,逼近管制站設計流量的四倍。
入境處去年起已開始在香園圍口岸進行優化工程,包括增設e-道及通關櫃枱,以應對日益增加的通關需求。
出入境人次達設計流量三倍
香園圍口岸是香港與深圳七個跨境陸路口岸之一,市民遊客除可利用公共交通前往,亦可駕車到香港口岸泊車再過關,啟用後大受歡迎,出入境客流量持續攀升。今年截至7月31日,日均出入境人次約7.8萬,周末及假期間日均人次更飆升至9.1萬,是管制站設計流量的三倍。出境及入境的繁忙時段分別是周六上午9時至下午2時,以及周日下午4時至晚上10時,兩時段合計超過5萬人次,佔全日出入境人次近六成。
去年3月起,入境處因應口岸使用人次已超過設計流量,展開一系列優化措施,其中在香園圍口岸入境大堂,e-道在去年6月已由原本的14條增加至18條;傳統櫃枱於同年12月由9個增至12個。離境大堂的優化工程則仍在進行中,預計今年9月完成,屆時e-道會由14條增至18條。離境大堂工程期間,入境處設置四個臨時櫃枱,以應對日益增加的通關需求。
設旅行團客等候區 避免擠塞
入境處邊境管制(車輛)科指揮官黃君彥表示,處方在高峰時段會靈活調配人手、增加通關櫃位,並與內地蓮塘口岸邊檢部門保持緊密聯繫與合作,確保通關暢順。現時口岸人流秩序井然,社交帖文中「等候兩小時過關」的情況極少發生。他同時提醒,暑假結束前疊加周末,或迎來客流高峰,建議在內地的港人及早安排行程,盡量避開繁忙時間,錯峰出行,並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查閱各陸路管制站等候時間。
針對口岸交通疏導需求,警方打鼓嶺分區指揮官劉肇邦指出,香園圍口岸每日有逾百輛旅遊巴接載乘客出入,高峰時可達160輛。警方已在公共運輸交匯處採取分流措施,包括劃定指定區域供旅遊巴暫泊,並將團體旅客與散客分開處理,讓旅行團旅客在指定區域集合上車,避免等候區擠塞;節日高峰前,警方還會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討論優化措施。
海關陸路邊境口岸科副總指揮官黃貞富介紹,暑假前已預備充足人手,並透過風險管理與科技研判抽查旅客,提升清關效率,同時與內地海關緊密聯繫。他亦提醒旅客,切勿攜帶超額煙酒、肉類、家禽或蛋類等受管制物品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