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人在首鋼京唐鋼鐵公司冷軋鋼卷/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馬琳北京報道:中國商務部12日宣布,就美國、歐盟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中國已先後提出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並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提起世貿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嚴肅性,合情、合理、合法。中方再次敦促尚未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按期終止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的世貿組織成員,盡快履行義務。同時,中方保留在世貿組織規則項下的權利,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該發言人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允許其他世貿組織成員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但明確要求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即2016年12月11日終止。隨着15年期限的到來,其他世貿組織成員應立即停止依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替代國」做法,這是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必須履行的國際義務。
美歐未履行議定書義務
該發言人強調,中方此前已在多雙邊場合與相關世貿組織成員認真溝通,敦促其善意履行義務,按期終止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但令人遺憾的是,美國、歐盟迄今沒有履行義務。
世貿訴訟是世貿組織成員以規則為基礎、解決貿易糾紛的通常做法。此前,中國曾通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國過去數年間對中國產品發起的13起反傾銷措施。今年10月,世界貿易組織專家組裁定支持中國的主要訴訟請求,認定美對華發起的反傾銷措施在目標傾銷、分別稅率等做法上違反世貿規則。
據了解,中國一直是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至目前,共有48個成員對中國發起各類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共1149起,佔案件總數的32%。截至2016年,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
發言人指出,美國、歐盟都是對中國採取反傾銷措施最多的世貿組織成員之一,調查機關使用「替代國」做法導致人為提高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稅率,對中國相關行業出口和就業造成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