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建地下冷庫 儲劇毒惡菌

時間:2016-12-09 03:16:40來源:大公網

  七七事變後,日本急於征服中國,但是731部隊的細菌武器尚不能滿足日軍大規模細菌戰的需要。因此,日軍為擴大細菌武器製造、研究,為甲字1855部隊配備了大量裝備。

  崇文區地方志編委侯璽向大公報介紹,1939年,日軍耗資21萬日圓,置辦細菌武器的研究設施等。侯老指,當年地方志辦公室在實地考察時發現,其本部和第二課佔地面積相當大,日軍在圍繞天壇神樂署的地區內建築了大批房屋用作病房、工作室和小動物室,以及儲存劇毒菌種的地下冷庫。如今,地下冷庫和他們修建的水塔仍然存在。

  侯老說,1855部隊在京的細菌戰劑生產規模和生產能力相當可觀。戰俘長田友吉曾於1943年7月出差到部隊參加細菌檢驗訓練,在他的筆供中提到,位於神樂署的部隊約有10個房間,有培養室、滅菌室、顯微鏡檢查室和材料室等。戰俘中村三郎在供詞中說,部隊設有大規模培養細菌裝備,專設有輪帶式的培養器,能「培養出好多噸的細菌」。

  侯老介紹,北支甲部隊培養動物的小動物室規模也是極大的。據考察,共有四排房屋約70餘個房間,用於飼養數百至上千隻老鼠,用以研究鼠疫病毒。

  此外,根據衛生部《關於日軍駐北京細菌部隊情況調查》報告顯示,第三課所留下的工作室說明圖註明「平時只二層樓西半部養蚤種,作戰時二、三層樓可全部養蚤。作戰時最大生產能量是24.7公斤,平時養蚤最適合的數量是1.6公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