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超首次駕駛殲-15戰鬥機準備起飛/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29歲的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張超,4月27日在駕駛殲-15飛機進行陸基模擬着艦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不幸殉職。張超所在部隊指揮員介紹說,在生命的最後4.4秒,張超仍試圖挽救飛機。據了解,張超為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飛行員。
據新華社報道:當天,在連續完成兩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飛行後,張超駕駛戰機執行陸基模擬着艦訓練。着陸後,已經接地滑跑的飛機突報「電傳故障」,機頭急速大幅上仰,瞬間離地。在飛機超過80度仰角情況下,張超被迫跳傘,墜地後受重傷,經搶救無效英勇犧牲。
現場視頻和飛參數據顯示,從12時59分11.6秒發現故障到59分16秒跳傘,短短4.4秒時間裏,張超竭盡全力推操縱桿,制止機頭上揚。
「生死邊緣,張超仍在試圖挽救飛機。」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部隊長戴明盟說。
1年內完成2年訓練量
艦載戰鬥機飛行,被形容為「刀尖上的舞蹈」,是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之一。統計表明,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系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
2015年,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超過2年,海軍在三代機部隊破例選拔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得知消息後,張超第一個報名申請。
此時,張超已飛過6種機型,單位正準備提升他為副大隊長,他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首批駕駛殲-11B飛機飛臨西沙永興島,是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選擇艦載飛行,則意味着他要一切從零開始,也意味着更大的風險。而家屬剛剛隨軍、孩子不滿一歲的張超,最需要的是生活、工作穩定。
與張超談話時,戴明盟問:「艦載機飛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危險的飛行,你願不願意來?」張超語氣堅定與果敢:「我知道危險,但就是想來。」
張超是「插班生」─同班的飛行員2013年就開始了學習訓練,而他要在1年內趕上戰友們2年多的訓練量。「如果他能做到,說明新的訓練方案是可行的,將大大加快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訓進程。」戴明盟說。
加入艦載戰鬥機部隊6個月時,張超追平了訓練進度;10個月時,他第一次駕駛殲-15飛機飛上藍天。所有的課目考核成績,都是優等。
廢寢忘食鑽研飛行
「張超進步快,是因為他特別用心。」一級飛行員丁陽記得,有一天,飛完教練機,張超有個疑問,先是在餐廳和他討論了半個小時,覺得還不清楚,吃完晚飯又跟着到宿舍,一直討論到十一點半才離開。可丁陽剛躺下,張超又來敲門了,「有個問題想不通,睡不着」。兩個人站在門口,直到把問題弄清楚,張超才滿意地回屋休息。
在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的411天裏,張超起降數量是其他部隊戰鬥機飛行員年均水平的5倍以上。
然而,就在上艦飛行的夢想即將實現的時候,張超卻走了。此時,張超已飛過8種機型,是中國軍隊年輕三代機飛行員中的佼佼者。
「張超是為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戴明盟說,「我們剛剛起步,未來的考驗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