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民黨「一大」鐘聲有望再響

時間:2016-06-24 03:16:28來源:大公網

  圖:毛澤東的位置,是整個鐘樓建築中最受歡迎的拍照點\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圍蔽多年的「鐘樓」再次露出真容,整體風格與孫中山大元帥府類似,粉飾一新的嫩黃色外牆使這座建築仿如新建。這裏就是國民黨「一大」,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地方,也是最受台灣遊客歡迎的廣州景點之一。

  位於廣州文明路215號的「鐘樓」原是中山大學校本部辦公樓,因其四面上方裝置了時鐘,故名為「鐘樓」,如今中山大學的校徽上也仍然以鐘樓為圖案。據介紹,「鐘樓」修復後,在布展方面將對原來展示做全新調整,對國民黨「一大」內容,做歷史事件的平實展示。

  進入會堂,眼前巨大的孫中山畫像被掛置在會議室正中牆面,木?也依據歷史照片模樣擺設。在每個木?背面,還寫下當年座位號數和座位上主人的姓名。其中,左起第四排座位標有繁體字「第三十九號毛澤東」,這就是當年毛澤東的座位。

  還記得2008年,記者曾隨台灣高雄市議會及各界人士訪問團到國民黨「一大」舊址參觀,當時訪問團成員看到「毛澤東」的名字都嚇了一跳,直到聽了「當時國民黨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的講解,大家都覺得很有意思,於是紛紛拍照留念,因為拍照的人太多,還需要排隊等候。

  本次「鐘樓」大修投資1400多萬元,目前,已復原一樓國民黨「一大」會堂,同時籌備《鐘聲:1924─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等專題展覽。廣州魯迅紀念館還在尋找專業鐘表師傅,到11月鐘樓再次重開時,將實現每天三次準點報時。   (記者 黃寶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